2)第141章 终于把大明王师盼来了!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劲。

  “小曾,那是大明的船!”一名老渔民用琉球官话激动地说道。

  “大明?原来这就是日月旗。”那名年轻渔民喃喃自语道。

  说起来,琉球官话和闽南话是非常相似的。

  琉球在明朝时,和闽南地区的来往非常频繁。

  根据史料记载,每当夏秋两季起台风后,琉球就会有很多船只和渔民因为大风大浪的缘故,被台风吹到闽南沿海,而大明会救济这些渔民并在台风结束后帮助他们返回家园。

  这也说明了当时往来两地是非常方便的。

  而当时闽南还有很多人移民到琉球群岛,给琉球当地带去了闽南文化。

  可惜的是,岛津家控制琉球后,倭语开始进入琉球,从此琉球王国在颁布政令时还要增加倭语文告。

  只有当大清派人来琉球时,琉球王国才会临时清除掉倭语的痕迹。

  “那霸港风景不错!闽海舰队的防倭分部,可以设立在此处!”朱天贵望着那霸的海面,兴奋地说道。

  “左都督,咱们快点解决战斗吧,以后这琉球咱们说了算,你想要哪都可以的,跟王上汇报好就行!”潘阿强迫不及待准备干掉岛津家的人了。

  码头附近其实有不少岛津家的水兵,但他们不敢动,因为对面的战舰太多了,那些战舰上冷冰冰的炮口看得他们直哆嗦。

  倭人嘛,都是欺软怕硬的,而且舰上明显布满了士兵,看起来非常不好惹。

  看到这种阵仗,他们都悄悄地后退了,去向岛津家的桦山雅实汇报情况。

  那霸港最浅的地方水深也有五米,水质也较为澄澈,停泊条件相当不错,闽海舰队的旗舰很快驶入那霸港,选择了一块水深合适的地点下锚。

  接着朱天贵、潘阿强、陈为国等一行人在近卫军的保护下,在那霸港准备着地。

  朱天贵一上岸,就看见一个头戴赤地金入五色浮织冠,身着绿袍,腰间挂着佩刀的琉球官员带着几十个手中拿着各色奇形怪状的“武器”的平民,排列成队伍迎接朱天贵一行人的到来。

  为首的官员见朱天贵一行登陆,就用闽南话大声喊:“恭迎大明王师!”

  然后就和那些民兵们一起跪地下拜。

  接着这个官员就向朱天贵自我介绍起来:“各位上国将军,在下是琉球王国三司官蔡同言,特意过来迎接各位将军。”

  原来,他是尚贞的亲信,同时也是著名的闽人三十六姓之一。

  洪武二十五年,也即1392年,为方便贡使往来,朱元璋赐给琉球王国闽中舟工三十六姓。

  闽人三十六姓本是福建人,这三十六姓中有蔡、郑、金、林、陈、毛、王、梁、阮、孙、曾、魏、程、红、周、李等姓,多是福州府一带善于驾船的人。

  “闽人三十六姓“在琉球社会地位极高,他们世代负责航海、造船、翻译、外交文书编写、对外贸易事务等,甚至官至琉球丞相(三司官)、位极国师的亦不乏其人。

  要说被岛津家统治,最难受的就是他们这群人,他们可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是大明人,现在被倭寇骑在头上,别说多苦闷了。

  ”终于把王师盼来了!各位上国将军,请随我前往王宫!“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