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明清再签停战协议 李光地的绝望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名臣自刎身亡。

  李光地自杀了,在大清和大明最开始进行停战谈判时,李光地就已经心存死志。

  他觉得唯死一条路可以谢罪。

  李光地多么后悔自己做出头鸟,推荐了施琅去福建。

  他总觉得,大清失败的开始,就是因为施琅。

  随着谈判的继续,李光地更是感觉到自己的家人和家族会受到自己连累,他之前以全族之命保举施琅,虽然康熙没追究责任,但是随着明清战事越来越激烈,迟早有人会提起这件事的。

  为了家人,李光地选择自己以死谢罪。

  自己的家族肯定没事了,因为泉州已经在大明治下。

  从施琅战败到签署谈判协议,这两年时间里,李光地思考过很多东西。

  李光地曾思考过明军为什么能够不断战胜大清天兵,明军装备的犀利火器是打败兵力更多的大清天兵最重要的原因。

  但李光地通过溃兵发现,他们口中的明军个个悍不畏死,士气高昂,纪律森严,非常恐怖。

  更可怕的是,通过大清的间谍来报,大明治下的百姓,个个都以加入近卫军为荣,甚至比读书还要狂热。

  广大老百姓愿意参加明军,在战场上为了大明奋勇杀敌,这和清军中的新兵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不知道多少清军新兵是抓壮丁来的。

  由广大老百姓踊跃参加明军,再到广东老百姓拥戴明军,明明是大清治下老百姓,却这么快倒向明廷,李光地看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清正在快速失去汉人的民心。

  大清没了民心,没有人愿意参加清军,大清又该如何去打败占据华夏半壁江山的大明?

  李光地很绝望,他想不出好的计策,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大明全占完了,全天下最富庶的江南都在他们手里,大清无力回天。

  除非,大清从现在开始改革,全盘向大明学习,给汉人大分田地,取消剃发令,让官府对汉人好一些,让民心重回大清这里。

  李光地将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却没有送往京城,李光地明白,大清很难做到这几点,满八旗、汉八旗以及汉人大地主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底层老百姓。

  越是死亡临近,李光地想的越透彻,大清想要打败大明已经很难很难了。

  几年后,大明不用编练百万大军,只要五十万大军出征北伐,就能拿下天下。

  他已经无法想象那时候大清会遇到一个多么强大的对手,清军会不会又是一触即溃?

  如果再年轻二十岁,李光地绝对带着自己的家人,连夜跑回江南投奔大明。

  李光地已经不愿意想了,自己忠于大清,绝不投降大明。

  李光地,这个康熙的知己,就这么死在了皮岛,这个大清曾经痛恨不堪的地方。

  而朱克臧这边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是不想再打了,打了那么长时间,近卫军再强,也到了极限了,需要时间休息,只要给大明更多时间休养生息,后方打造出更多的火枪、火炮、手榴弹,大明实力会比大清增加的更快。

  随着价值五百多万两的白银和各类物资送交大明手中,包围甘肃、陕西的神圣大明联盟盟军撤退。

  看到明军撤退后,一个个清军士卒军官激动的哭了起来,能够活下去已经是最幸运的事情。

  一场战争暂告一段落,所有人都知道,或许一年,或许几年,新的战争就会爆发,大清和大明,最终只会剩下一个!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