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4章 大清挖黄河 水淹七军!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陆桥的唯一通道。

  1168年,南宋将领杜充为了阻挡金军南下,导致黄河决口,致使黄河分流,其中一支直奔单县之南,虞城、砀山之北,这就是黄河流经砀山的开始,从此以后,黄河和砀山的命运紧密地相连,开始了风雨飘摇的日子。

  为了攻击明军,竟然不顾徐州数十万百姓,悍然决口黄河砀山潘龙集段,水淹整个徐州府一带的水系。

  幸好,此时已经过了雨季,不是河水最为充沛的时候,但毕竟是黄河之水决口,哪怕是小决口,依旧将本就低洼的整个徐州府一带淹没。

  幸而锦衣卫提前探得消息,再加上大明皇家海军派出了一些小船只支援,才使得汪显武的北伐大军损失不是太惨。

  北伐大军被洪水吞没近一千五百余人,军粮损失惨重,实乃新大明讨伐大清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

  最为惨烈的是徐州府城外、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城镇、村庄里的百姓,有上十万人家园被毁,上万人被洪水冲走,数千浮尸水面,而徐州府城内,幸得城墙阻挡,水势上升较慢,但也死伤数千人。

  一时间,整个徐州府一带,尸横遍野,处处哭声。

  而且,最关键的是,粮食没了,洪水退去之后,马上便面临着饥荒和瘟疫,只怕到时死的人还要更多。

  靳辅自知理亏,事成之后,便投水自尽,以此殉国,实乃恶徒,大明上下,徐州上下,恨不得生啖其肉。

  靳辅的这一决口,确实达到了他们的目的,明军不得不暂缓北上进军了。

  而徐州知府迟熇率亲信逃窜,砀山知县沈永裕率领乡绅百姓开徐州城投降明军。

  虽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地占领了徐州府城,但也接过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不过,大明军队在以汪显武为首的将领率领下,组织营救。

  数百船只四处搭救落难百姓,并将城中被淹百姓移往高处。

  砀山知县沈永裕倒算为百姓考虑的清官,对于鞑清如此做派,不顾百姓故意决口黄河,异常失望,又看见大明将士对待百姓甚是关爱,便率领徐州乡勇,配合大明将士,维护城内治安,积极安抚、营救百姓。

  因而,沈永裕被任命为徐州知府。

  要知道,徐州水灾一向严重。

  历史上,从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至咸丰五年(1855年)间,黄河流经徐州二百年间,徐州境内共发生黄河水灾六十余次,平均每三年就发生一次。

  而徐州府一带在四年前便发生过一次黄河决口,受灾严重。

  四年前遭灾后的徐州,直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又遇此次洪灾,众百姓本以为没了活路,不想在大明进度的积极赈灾下,甚至将军中的兵粮也拿了一半出来赈灾,活人无数,徐州安一带的百姓活命无数。

  于是乎,乡野间奔走相告,人人愤怒鞑清的残暴罪恶,称道大明的宽厚仁慈,善待百姓,一时间,大明声势大振!

  老百姓向明军提供鞑清军队的情报,各地驻防塘汛哨兵,被乡勇俘获扣押,交送大明军队处理。

  待洪水退去,驻留在徐州府城一带半个月的大明北伐军,在新任徐州知府沈永裕的帮助下,加入了二万余名忠诚度爆满的徐州青壮充当后勤力量,一路随行,往北征战!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