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62 这次我们真不挖人,只是合作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序幕。

  东北,是曾经几十年的中国工业基地,即使在全面三线建设时期,东北工业基地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依然没有任何区域可以撼动分毫。

  112厂,则是中国战斗机的摇篮。

  从这里,国产歼-5诞生,随后则是在设计生产歼-5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经验后,仿制米格-19而来的歼-6,再然后,沈飞在自己掌握的基础跟米格-21的基础上,开发出歼-8,132厂则是开发出歼-7……

  在这方面,沈飞为全国所有的航空公司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跟管理人才。

  在其他战斗机厂成长起来后,沈飞本来可以以自己培养的人才开始快速发展,结果遇到了为了不破产,无所不用其极的404一帮管理人员。

  大量中青年技术骨干被郑宇成那一批管理人员用各种方式弄走,现在好不容易又有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出来,对方又来。

  换成谁,能不动火气?

  404就仗着上级首长给的特权,不断到处挖人,谁能容忍?

  “顾总,当初我们基础差,底子薄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岳林一脸尴尬。

  也就是全国挖人,才奠定了他们现在的航空研究力量。

  事情是郑宇成等人干的,他却不能说郑宇成他们干得不地道。

  即使他解释,却没有人给他好脸色。

  要挖人,想都别想。

  大不了,沈飞自己想办法去苏联搞苏-27k跟苏-30。

  404的人太过分了。

  钱没了,可以再向国家要。

  人才没了,还得从头开始培养。

  这样多来几次,别人都已经走了很远,最后沈飞根本就没法跟这些单位竞争。

  “这次,我们不挖人。只合作。”谢凯开口了,他自然知道对方担忧的是什么,“整体划分任务,交由国防科工委或总后来调度、协调……”

  谢凯直接把总后跟国防科工委都抬出来了。

  不这样,根本就没法合作。

  很多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开个会,国内其他的战机研发生产单位的领导们,那都是盯着他们的人,避免404跟他们的技术骨干甚至管理骨干接触。

  就是被404的人挖人挖得太狠。

  为了人才,404专门成立了一支队伍,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其他单位的人员……

  坐在一起的国内航空单位,哪里还有心思讨论合作?

  “不挖人?”

  对于谢凯的话,沈飞的人根本就不相信。

  尤其是顾诵芬,作为沈飞总工程师,领导高性能远景飞机的概念研究,他了解的比别人更多,尤其是知道谢凯这个研究生都还没毕业、在404挂着特级顾问头衔的年轻人在这家单位的地位。

  郑宇成跟汪贵林不可怕,虽然,他们挖人没有原则,至少有底线。

  整个404,最难缠的就是谢凯。

  “全国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