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求援江东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卿,你意下如何?”刘禅询问诸葛瞻道。

  诸葛瞻沉稳地道:“陛下,臣以为右将军所言极是。汉吴两国一衣带水,唇亡而齿寒,相信吴主也深知这个道理,今我大汉蒙难,社稷有存亡之危,正可向东吴借兵,以汉吴多年来的秦晋之好,吴主定会发兵救援,以解我朝燃眉之急。”

  诸葛瞻身为首辅,说话自然有他的份量,既然他出面支持阎宇的提议,说明朝中主要的势力还是支持向吴国求援的。

  之后,太仆蒋显、尚书李虎等人皆附议向吴国搬请救兵。

  刘禅打量了一下众臣,几乎是众口一辞,于是轻叹了一声,正准备开口准奏,却听刘胤在阶下奏道:“陛下,臣以为向东吴求救,似有不妥。”

  虽然刘胤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在语调一致的奏请之中,刘胤的话的确很另类,所以听起来格外地刺耳,诸葛瞻皱了皱眉头,斜睨道:“敢问刘安西,有何不妥之处?”

  刘胤官居执金吾兼任安西将军,虽然说可以称为刘金吾也可以称之为刘安西,但执金吾的品秩在安西将军之上,为了表示尊敬,一般称之为刘金吾,正如诸葛瞻官居中都护兼领卫将军,人们对他的称呼为诸葛都护或都护大人,很少有称他为卫将军的,诸葛瞻此时以刘安西称呼刘胤,分明有轻视之意。

  刘胤倒是没在意,淡然地道:“诸葛都护,吴国虽然与我朝有盟约,但吴人性狡,很难保证其不会包藏祸心,落井下石。愚以为,求人不如求己,魏国虽然来势汹汹,占得天时,却未必能得地利,如果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则天时地利人和之中我朝独得其二,何患魏军不破?”

  诸葛瞻冷哼了一声道:“空谈之言,于国有何益处?汉吴相盟数十载相安无事,你却疑心吴国会落井下石,毁盟背约,简直是无稽之谈!”

  刘胤正色凛然地道:“是不是无稽之谈,诸位可想想荆州之失,猇亭之败!”

  诸葛瞻脸色一变,四十多年前,正是因为东吴的背信弃义,关羽在樊城之役中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辉煌战绩之后,被东吴在背后捅了一刀,不但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而且荆州全境失守,蜀汉第一次饮下了盟友所赠予的一杯苦酒。荆州的失守导致蜀汉的生存空间极度恶劣,诸葛亮曾经构想的兵出荆益的战略也无疾而终,更糟糕的是,吴蜀交恶,在接下来的夷陵之战中,一心报仇的刘备更是一败涂地,精锐尽丧,导致蜀汉的国力中衰,虽有诸葛亮惮精竭虑,依然还是无力回天。今日魏军大举兵临城下之果,未必不是当年东吴毁盟弃约之因。

  刘胤可是清楚地记得,历史上蜀国灭亡之前,就曾向吴国求援,但吴国虽然派出了兵马,却迟迟没有到达蜀国,吴国的荆州西陵地区例来驻有精兵,与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