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5章 辽水之战(中)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躁,对慕容廆道:“汉人迟迟不肯渡河,莫非此中有诈乎?”

  慕容廆亲自到河边视察过,认为汉军迟迟不肯渡河,并不是另有计划而是他们正在准备渡河的船只和木筏,看来刘胤是要准备足够多的船只和木筏之后才准备渡河的。

  汉军没有及时渡河,显然对慕容廆半渡而击的计划是有一定的影响,在慕容廆的计划之中,汉军的渡河行动会拖延很长的时间,毕竟每次渡过河来的汉军数量并不会太多,高句丽军完全有时间从容地发起攻击,歼灭掉先期渡过河来的汉军。

  但如果汉军准备充分,能够凑齐到足够多的渡船和木筏,那么他们一次就可以载上很多的人渡河,渡河的频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对于高句丽军围歼已渡河的汉军时,便会加大困难,因为汉军随时可以再渡来不少的增援部队,如果高句丽军不能尽快地歼灭汉军的滩头部队,那么潮水般涌上来的汉军势必将高句丽军卷入到混战之中,届时将胜负难料。

  可是现在慕容廆也是无计可施,汉军如果不来渡河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这个时候杀过辽河去,杀汉军一个片甲不留吧?

  “再等等看吧,汉人凑够了渡船木筏之后,肯定会来渡河的。”慕容廆只能是无奈地道,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他可不想前功尽弃。

  汉军的准备渡河事宜倒是挺快的,毕竟这儿有大片的原始森木,木头一点也不缺,造船是来不及了,但造一些简易的木筏,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刘胤派兵伐木造筏,短短几天之内,整个辽河西岸边的河道内就云集了无数的木筏,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几乎要把半个河道给瘀塞了。

  刘胤此举自然有他的深意,既然对手想要在对岸实施半渡而击的手段,那么最为有效的对抗手段就是加快渡河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军队运送到对岸去,这样抢夺到滩头阵地的汉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对岸进军,那怕敌人发起进攻,汉军都可以通过不断地补充兵力而扭转劣势。

  等了几天之后,索都有些失去了信心,不过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路那就是干脆放弃伏击,直接封锁东岸,阻止汉军片木登岸,第二条路则就是立刻撤军,将放弃辽河的防御,直接退守襄平城。

  说实话,索都还是倾向于第一种方案,反正伏击汉军失败,倒不如干脆封锁辽河东岸,阻击汉军登陆。

  就当索都准备要行动之时,汉军停止了造木筏,开始大规模地向辽河东岸进行渡河。

  慕容廆立刻兴奋起来,毕竟汉军开始渡河了,他们这边也可能按原计划行动了,索都也看到了这一情况,立刻下令维持原计划不变,单等汉军渡过一部分的人马后,再行发起进攻。

  河面上,汉军乘筏而进,向着辽河东岸直扑而来,千船万筏,如云如织,好不热闹。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