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布防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胤一口就否决了。

  街亭地势平坦,宽达三四里的隘口想要修筑高垒深堑的防御工事相当地困难,而且防御价值并不太高,现在是严冬,地冻三尺,想要挖数丈之深的壕沟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更何况,就算是挖再深的壕沟,只要魏兵集中力量,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填平。

  魏国拥有着强大的骑兵,在野战之中,是无法与之争雄抗衡的,任何临时性的防御工事也只能是起短暂的延缓作用,所以刘胤只看了一眼,就将几十年来被蜀人奉之为经典的当道立寨的假说给否决了。

  刘胤不禁有些同情马谡,只有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上,才能体会到想守住街亭有多么的困难,以马谡当时的两万步兵和张郃的五万步骑做正面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如果马谡当时就采取当道下寨与魏军硬拼的策略,或许比凭险拒守失败的更快,魏军的骑兵可以轻而易举地碾压而过。

  马谡也是饱读过兵书,这种浅显的道理他又岂会不明白,野战是魏军的强项,山地战则是蜀军的强项,想要扬长避短,就必须抢占制高点,利用地形的优势来阻击魏军,这样才可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唯一漏算的,也许只有水源的问题,或许马谡也料想到了,但时间紧迫,来不及让他从容应对。如果老天开眼的话,降下一场甘霖,马谡的结局命运或许就不该如此,可惜的是马谡不是司马懿,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最终难逃败亡的命运。

  “走,我们上山看看。”刘胤遥望着那座让马谡背负了千载骂名的土山,不禁是心生感慨。

  山路陡直,骑不得马,刘胤与傅佥只得是步行上山,就算如此,也得小心翼翼,因为上山的路几乎不能称之为路,非得手足并用,才能顺利地攀上山顶。

  登上山顶,却是豁然开朗,与山路之崎岖不同,整个山顶坦荡如坻,极是宽阔,算是容纳数万人都绰绰有余。

  刘胤目测了一下,虽然说这座土山比起雄伟的陇山主峰而言,不过是一个小土丘,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至少也是比成都的城墙要高出三四倍不止,从战略的层面上来讲,这座土山要比世上最坚固的城池更坚固十倍,笔直陡峭的悬崖,完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

  也难怪马谡会选择这儿进行安营下寨,不考虑别的,土山的防御工事浑然天成,确实是一处易守难攻的据点,这里紧扼着关陇大道的咽喉要冲,就如同是一把大锁,将街亭牢牢地锁住,无论左边还是右边,山顶上射出的箭矢,都可以覆盖整个关陇官道,魏军想要进军陇右,毫无疑问,必须要拿下这座土山。

  刘胤踏着没踝的积雪,背负着双手,在雪地之中来回地踱着步,显然他也真正思考着如何布防街亭。

  终于,他停下了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地道:“街亭得失,皆在土山,传令从今日开始,在土山上修筑工事,准备御敌!”(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