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价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品,若非如此,我们还真不知道刘胤轰塌长安城墙,用的是何物。”

  蜀国在军事技术领域内一直是居于领先地位的,诸葛亮时代所铸造的刀剑要比魏军所使用的刀剑更为锋利,诸葛亮亲自主持设计生产的元戎弩更是一种杀伤性极强的武器,但这些武器对整体军事力量的提升毕竟是有限的,绝对没有上升到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地步,对于着重发展军事整体力量的曹魏而言,似乎对蜀国的军技革新并没有太过感冒。

  但街亭之战后,司马昭也认识到了军事技术革新的重要性,除了大规模的仿制蜀军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外,许多以前被搁置的军技项目又重新地被重视起来,比如已故给事中马钧的诸多发明,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无法被付诸实践。

  当年弘农太守傅玄曾几次向曹爽举荐过马钧,但一直也未能受到重用,还曾受到裴秀等人的讥笑,马钧改制的连弩和连环发石车被束之高阁,未能应用到军事上来,傅玄只得连声叹息,称马钧所作者,乃国之精器,军之要用,只需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就可以实验出来,但曹魏当权者却对此不屑一顾,致使人才埋没,军技封尘。

  街亭之战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强悍无比的曹魏骑兵在装备了新式马具的蜀军面前不堪一击,几乎是全军覆灭,如此惨烈的损失,让司马昭大受刺激。痛定思痛之后,司马昭决定在兵器革新方面下大力气,马钧之子****被任命为给事中,全面负责兵器诸工坊的管理,马钧生前的诸多发明也被拿了出来,进入到实验生产的阶段。

  司马昭见识到了火药的威力,不禁是频频点头,就这么一点尚且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威力,也难怪几千斤的火药堆集起来,可以炸塌长安的城墙。

  “既有样品,那便交给给事中****,让他复制生产便是。”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已经进入到了批量生产,司马昭已经看到过装备了新式马鞍马镫的虎豹骑,战斗力显著地提高,这让司马昭对科技革新充满了兴趣,对仿制火药也是充满期待,恨不得立刻实施。

  贾充摇头道:“回晋王,此物臣已经给****和诸工匠瞧过了,无人识得此物是何种东西制成的,****说此物至少也是数种原料混合制成的,如果未知其配方和工艺,是很难仿制出来的。”

  司马昭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显然这事就比较难办了,火药的配方蜀汉方面肯定是视为奇珍,想要获取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想到蜀军拥有如此火力强大的武器,司马昭就寝食难安,火药完全是打破双方武力平衡的武器,如果魏军不能尽快地掌握和装备的话,那么在接下来交手之中,必然会全处下风,这样的局面是司马昭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传令关中间军司,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到火药的配方!”(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