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7章 稷山大捷(一)_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7章稷山大捷(一)

  大军开拔,不可能一股脑往前冲。

  左思右想之下,丰臣秀吉选定了:

  黑田军团。

  其实,自从南原之战过后,倭军内部的风气就变了,以前都抢着当先锋,争夺更多功劳。

  而今却变得你推我让,生怕遇到什么棘手的妖魔,亦或者,担心明军整出什么致命的新花样。

  小西家已经废了。

  岛津家更是如此,有两位杰出家主坐镇,本该一代又一代昌盛下去,结果包括继承人在内,全部死在了战场之上。

  谁愿意步其后尘?

  可架不住秀吉大人强硬指派。

  第三军团长黑田长政不想被勒令切腹,加上太阁这边许诺了很多诱人条件,他索性赌上一把。

  占公州,渡锦江,逼近天安。

  事实上,对于黑田长政而言,这里并不算陌生,早在壬辰年,也就第一次入侵半岛的初期阶段,他便来过此地。

  那时候,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两人你争我抢,在半岛搞了一场极速狂飙,攻城掠地无数,而黑田就在后面跟着,稳扎稳打。

  行军路线正是:

  天安——水原这一条。

  因此,秀吉老猴子再三斟酌之下,点了黑田长政。

  “故地重游啊。”

  看着山川舆图,叹息声响起。

  作为一名军团长,黑田的业务能力自然不差,他断定,明军不会守天安城,毕竟对方在兵力上不占优势。

  当然,这个推断有两个前提。

  一、己方攻打南原期间,并未有第二股明军跨过鸭绿江,且未曾支援到汉城。

  二、负责刺探情报的细作,消息准确,没有被人迷惑,进而误判局势。

  不得不说,陆离给倭人留下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了,黑田生怕在行军路上,再度撞上他。

  左思右想之下,一支小股部队被分了出来,说是发起佯攻,以侦查敌情,毕竟,真要跟明人硬拼,这点人与送死无异。

  ……

  而解生这边已经完成了战术安排,他只分出一小部分兵力去守天安,余者皆分布在山林之中。

  稷山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

  众将侦察了一圈地形,大家一合计,做出了如下安排:

  稷山的山麓地带被称之为金乌坪,而战场则被选在了金乌坪以北,他将部队分成三协,左右两协分别埋伏在附近的柳浦、灵通,最后一协挡住大道。

  金乌坪南边是一条大河,叫做弓溪,最窄处也有十里宽,除非倭寇想要尝试半渡而击的滋味,不然,就只能通过上面的桥梁,进入金乌坪。

  一旦倭人过桥,只需将桥给炸断,便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兵力本就有限,集中了也无大用,倒不如分散以壮声势。”

  解生站在山峰上慨叹,他戎马半生,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同时,愈发不解。

  南原守将到底用了什么法子,竟坚持了那么长时间?

  相同的疑问再度于心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