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_相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吴太后竟然有这么一层关系,不过,新平郡主一个小姑娘。水利工程,国家大事,她一个小姑娘还能翻了天不用怕的。”高文淡淡一笑,实际上,景泰帝的生母吴氏已于今年被皇帝立为太后。只不过,国有二主,这事涉及到国统。朝野一说到太后,指的是英宗皇帝的生母孙太后。至于吴太后,私底下大家依旧以太妃称之。对此,景泰帝也是无可奈何。

  安甘露:“到也是,知事这事你又何打算,可有吩咐属下的地方”

  “没什么打算,至于你,回家养几天伤吧等上几日,说不定有好消息。”这个时候,一个计划已在高文胸中成熟。

  安甘露虽然心痒难搔,却也知道在高文这里问不出什么来:“知事,若属下病休,你这里却是没有人侍侯。”

  高文:“叫你休假你回家去就是,多说无益。”

  安甘露:“是,大人,属下就静侯佳音了。”

  挥手让安甘露退出,回家养伤去之后。

  高文看着他趔趄的背影,禁不住摇了摇头。这个安书办在中央部委大院里也呆了一辈子,可格局还是小。遇到事,只想着求人托人,还想叫我去让徐有贞上折子弹劾礼部祠祭清吏司上上下下的官员,真是图样图森破,拉衣服

  这事不出手也就罢了,要玩就玩个大的,索性将工部尚书石璞的那个差事给顶了。

  这一招叫着釜底抽薪,到时候,史光先他们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何不将徐有贞推出去负责桑干河整治工程。

  在历史的记载中,徐有贞多智数,喜功名,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研究,渊博得令人发指。明史有载“景泰三年,迁右谕德。河决沙湾七载,前后治者皆无功。廷臣共举有贞,乃擢左佥都御史,治之。至张秋,相度水势,条上三策:一置水门,一开支河,一浚运河。议既定,督漕都御史王竑以漕渠淤浅滞运艘,请急塞决口。帝敕有贞如軏议。有贞守便宜。言:“临清河浅,旧矣,非因决口未塞也。漕臣但知塞决口为急,不知秋冬虽塞,来春必复决,徒劳无益。臣不敢邀近功。”诏从其言。有贞于是大集民夫,躬亲督率,治渠建闸,起张秋以接河、沁。河流之旁出不顺者,为九堰障之。更筑大堰,楗以水门,阅五百五十五日而工成。名其渠曰广济,闸曰通源。”

  连黄河水患都被他给治理得妥当,可见此人在水利上是个行家。

  古人都靠四书五经科举入仕,说句实在话,很多官员都是四体不气,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所以,在考中进士之后,朝廷先让书生们在六部观政,学习上几年,然后再委派实职。即便如此,很多人依旧是不通俗务。如徐有贞这种博学通才,还真是少见。

  黄河那边的水利工程尚未完工,大运河溃堤,漕运不通。景泰帝想了想,手头还真没有人可用,就将徐有贞调过去负责堵缺,限时三月。

  徐有贞一出马,只用了两月,就堵住缺口,恢复航运。

  “景泰七年秋,山东大水,河堤多坏,惟有贞所筑如故。”

  朝廷又派徐有贞去山东修旧堤决口,“自临清抵济宁,各置减水闸,水患悉平。还朝,帝召见,奖劳有加,进左副都御史。”

  在景泰年间,徐有贞几乎都在干水利。此人无论在历史上的名声有多怀,可你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在治河上少有的能人。

  这次如果他去负责桑干河治水工程,绝对比石尚书干得好。

  现在,高文所需要做的就是劝自己这个恩师出马,将这个差使抢过去。

  相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