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卷儿岭阻击战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他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带着一群疲惫至极的士兵打赢对面的生力军,只能撤退。

  一场遭遇战最初仅仅是为了掩护伤员转移的战斗,最后竟然成了一场保卫三大首脑机关的战斗,不得不感慨一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至此,129师的主力部队全部从正太路转移,但是这个转移也不容易,古人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红军也有“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都是抓住敌人疲劳、懈怠等进行狠狠的打击,稍不注意就会败在转移的路上,变成溃败,乃至是溃散,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如此。

  而华北敌后的胜利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国,中央军委的指示是:“百团大战想很少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可否再组织一两次。”

  9月20日,延安的各界人士举行了万人大会,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他和总司令等都出席了回忆,当时有一个人说:“听到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全体陕甘宁边去的人民都兴奋起来了,百团大战是自全面抗战以来第一次以大规模的反扫荡的战役进攻,谨香八路军致以热烈的慰问!向百团大战的领导者致以崇高的敬礼!

  总政治部王部长说:“在抗战进入空前困难的第四个年头,八路军以百团雄兵,向日军进行主动的积极的战役反攻,破坏交通,拔除据点,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获得了很大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企图,打击了我国某些人士的悲观失望情绪,大大的振奋了全国人民,使大家都知道抗战胜利是有把握的。”

  最后大会一致通过《至朱、彭总副司令电》,对百团大战的将士们表示亲切的慰问,而常凯申得知这一情况,即感到舒畅无比,更感到如坐针毡。

  抗战初期,即1937年他给仅仅给了八路军三个师的编制,总的来说他是怕八路军座大的,但是现在八路军扩张的速度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的意料。

  仅仅是三年时间,从当初的三个师不到四万人,到现在在一次战役中八路军已经能够集结40万人,这是何等可怕的扩张力啊?

  近日来《大公报》、《新蜀报》、《新民报》、《力报》、《国民公报》等,竞相刊登百团大战的消息,发表社论。

  这些日子前往观音庵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表示对百团大战钦佩和慰问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公务员、流亡青年、工人、店员、老师、学生甚至有舞女和车夫,他们纷纷向八路军办事处寄去慰问信和捐款,在难受的同时,他也赶到了一丝舒畅。

  1939年冬天,他曾三令五申要求第二战区:“应首先阶段正太、同蒲两路之交通,并肃清晋南三角地带之敌。”

  然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根本不听他这一套,并且和日本人关系暧昧,根本就没有派兵同日军作战,而中央军的作战区域也一直没有前出过中条山,即黎城—涉县—满城一带,离正太路、同蒲路还远着呢。

  而八路军的百团大战无异于是实现了他的战略目的的,此外自宜昌战役以来,日军出动了大批飞机向重庆轰炸,虽然炸弹落不在他脑袋上,但是造成了巨大的平民伤亡,让他颜面尽失。

  以章太炎、马寅初为首的文人不止一次恳求他派空军出战应敌,但是,他就算是再军盲也知道,中国空军的力量是不足以和日军相比的。

  哪怕是仅仅一次大的战役失利就会让本就孱弱的空军彻底损失殆尽,何况,空军真正的领导人并不是周至柔而是自己老婆宋美龄呢?

  当然,最让他开心的是八路军终于和日本人大打出手了,不管是谁被消耗掉,对他来说都是好消息,因此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