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弱肉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弱肉

  “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金城郡,虽然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设置,但此地域的战略意义,在秦始皇时期便成为了陇右与河西的衔接板块。

  因其扼守住了乌亭逆水(庄浪河)、湟水、洮水三道河流汇入大河(黄河)的河谷,后依着湟水河谷农牧丰饶粮秣的供给,可承担战略意义的“前哨”,无论河西抑或者陇右的势力占据了此处,都可以作为跳板进攻另一方。

  一如汉中郡对于巴蜀之地的战略意义。

  进可攻,退可守。

  魏武曹操定凉州后,出于河右之地扰乱不休、各郡县豪右野心勃勃的考虑,沿着浩门水(大通河)将湟水河谷从金城郡中划分出来,设立为西平郡。

  此举措,让金城郡(兰州盆地)形成了“金城锁三河”的战略。

  效果显著一时。

  无论西平麹演抑或者卢水胡的反叛,都无法跨过金城郡兵力会和,而被魏国各个击破。

  只不过,如今大汉夺了陇西郡后,拆分金城郡改置两郡的弊端便显露了出来。

  从南向北注入大河的洮水,可同时威胁到金城与西平二郡,一旦攻破四望峡,便将魏军成分两端,首尾不能相连。

  解决此隐患的方法,亦很简单。

  将洮水唯一在西岸的陇西郡狄道,重新纳入魏军的防御体系中。

  这便是魏凉州刺史徐邈,以策反陇西郡的门生故吏,提供汉军各部兵力驻守消息等,当成说服其他领军大将出兵狄道的倚仗。

  然而,新任金城太守郭淮,对出兵狄道却抱有不同意见。

  倒不是因为他知道,徐邈此番谋划乃是为了日后以逐蜀军出陇右之功,上表请雒阳曹叡将鲜卑胡虏给驱赶出关中三辅。

  乃是进军陇西狄道,魏军所承担的风险颇大。

  其一,乃是逆流而上。

  洮水注入大河后蜿蜒东入金城郡,依次经过四望峡、金城县与榆中县,方折道向北入武威郡。

  亦是说,魏军若是进攻逆蜀的狄道,一路皆是逆水而上。

  于粮秣辎重的转运而言,是很大的负担。

  让魏军的出兵,很难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突袭效果。

  哪怕是出兵顺利一举攻占了狄道,驻守兵力所需的粮秣辎重补给,也会成为金城及西平二郡的负担。除非,先将河首之地夺回来,将大夏县修筑成为粮秣辎重囤积地,形成狄道的后方依托,方能与逆蜀在陇西郡长期对峙。

  而郭淮所虑的其次,乃是牵一发动全身。

  如今鲜卑秃发部,因长离水之战伤筋动骨,已然退归关中右扶风蛰伏了。

  而大将军曹真与雒阳曹叡,尚未有大举进军伐蜀的意图。

  如若按照徐邈的建议出兵,必然让魏蜀双方的第二次陇右大战提前拉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