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四章 宗藩制度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说的虽然是严重了些,但也是事实,宗室藩王的年俸,确实是有点多了,再不制止,早晚有一天,朝廷就无钱粮可用了。

  程国祥其实早就想谏言了,只是他摸不准皇帝的路子,要是皇帝护短、重视血缘,那他可讨不到什么好。

  朱由校见大臣们都闭口不言,当然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和顾忌,看来这恶名又是他的了。

  他轻轻的敲打这桌案,闭上了眼睛沉思。

  半晌后,才终于睁开眼皮,缓缓说道:

  “朕这里倒是有个临时处理的法子,不过具体的实施就要靠你们了!”

  几位大臣互相对视几眼,满脸的不解之色,但没人询问皇帝,到底是什么法子。

  朱由校随即便将想法给全数告知了几位大臣。

  他的方法就是,宗藩们的年俸,全年停止发放。

  当然这只是针对爵位在奉国将军以上的宗室成员,那些什么镇国中尉、辅国中尉之类的,还是会按例发放。

  明朝的宗室人员,过的日子完全是两个极端。

  上层的亲王、郡王这些不必多说,地位尊崇,身份尊贵,而且还有家产可以继承,可以随意败家。

  而下层的这几个中尉,过的那叫一个苦啊。

  就像奉国中尉一样,年俸才二百石,二百石粮米,刚好保证自己一家几口不被饿死,其他的那是什么都干不了。

  在老朱看来,朱家的人,天生高贵,贵人自然是不需要去做任何事的,每个月按时按量的领粮米俸禄就行了。pace]

  毕竟有国家养着你们,还有个什么好担忧的。

  朱元璋的祖训制度也是要了他们的命,不得参加科举,不得经商,不得参军入伍。

  就是想要去种地,他们也无地可种啊。

  虽然各个宗藩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良田,可这些地,是只传给继承位置的那个人的。

  其他的人,按照制度,承袭授封什么样的爵位,朝廷在重新给你建房子,赏赐土地良田给你。

  他们这些不入流的,血脉极其偏支的宗室,是最尴尬的存在,皇帝记不住他们,大臣无视他们,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

  如果想要去干苦力赚钱,也不是不行,可要是被有心人给告一状,那就彻底宣告玩完了。

  不是去凤阳高墙给朱五四守陵,就是去孝陵给太祖除草扫地,人生自由肯定是没有了。

  所以有时候,真的是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毕竟谁也不想碌碌一生,被当成猪养着混吃等死一辈子。

  在这种死板的制度下,他们是真的什么都不能干。

  只要干了点超出制度的事,一经发现,就是立刻严刑处罚,绝不宽恕的那种。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哪个敢去和朝廷叫板,除非是那种嫌自己命太长的。

  朱由校也不得不吐槽老朱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搞这么多条条框框来限制发展干什么,饿死了是他没本事。

  可就是这只能养家糊口的二百石粮米,还不能足量的发放到他们本人手里。

  负责发放登记的官员,怎么可能不起贪心。

  对于这种在最底层,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宗室成员,文官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那是相当轻视的。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