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章 制度弊端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朱元璋定下的户籍制度脱不开关系,这或许也就是因果关系吧。

  而县令们不知道嘛?不知道实际的权力以及沦落到这些地头蛇手里去了?

  他们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不会去管,也不想去管。

  只要县令不去触犯他们的利益,这些地头蛇,也不会和你对着干,毕竟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嘛。

  他们只要不犯错,找找关系花点银子,任期一到便可升职了。

  不过就是忍几年而已,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一件小事。

  没有必要和一群地头蛇交恶,因为他们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钱财而来。

  只需要相互依靠利用,就可以贪的盆满钵满,何乐不为呢?

  这江山又不是他们的,而是姓朱的皇帝的,犯不着去得罪这些世代盘踞在当地的老爷们。

  所以说,一个王朝制度的崩坏和灭亡,从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所以就算朱由校不需要,他能以军队武将为立身之本,可不代表后世的子孙,后继之君不需要啊。

  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古代实在是太恐怖了。

  就算在后世的现代社会中,像孔家这样的家族,以及儒家文化思想,依然具备着超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就连生个孩子,政府的官员都要专程跑到门口去等待结果,完事之后还要说各种的恭维话语,庆贺之类的。

  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尚且如此,更何况现在?

  他可不敢保证,自己的儿孙,不会受到这样文化熏陶而影响一生。

  就像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样,被那些只会之乎者也,满嘴仁义道德的嘴炮给忽悠瘸了一样。

  而且这样的制度,弊实在是太大了,必然要进行改革的。

  而改革之后呢?不还是要新的人,新的既得利益者去接手他们的权力?

  皇帝的要做的就是,永远维护保持着这个平衡,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

  而大同的事件,只是他初步改革清洗的一个开始。

  组建皇家商会,也不过是他迈出的第一步而已。

  虽然现在这十几家都是些不入流的商户,可有了他的支持,相信很快就能发展壮大起来。

  他们就是新的利益获取者,他们想要做大,成为真正的豪门望族,必须要依仗他这个皇帝。

  这样他们就可以形成利益捆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自然也就成为了皇帝统治的根基。

  将来对付京商、徽商、浙商这些根深蒂固的奸商,他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路子,而不是一味的靠着杀人来解问题。

  商会的概念和形成,在明朝早就已经形成了,只不过没有那么正式正规而已。

  像浙商、徽商这些,不就是具有商会性质的商人联盟嘛?

  因此当朱由校说要组建皇家商会,这些大户商人们也是理解的。

  只是他们实在想不到,为什么皇帝会想到这里。

  但此时的他们,压根不敢有其他的想法,甚至问都不敢多问一句,生怕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这个杀星。

  看着他们这无条件顺从的态度,朱由校也是在心里暗道,这血淋淋的刀,就是比口舌管用啊。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