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九章 愿为陛下马前卒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

  “你们都要给朕牢牢的记住这一点,现在是大明朝,是天启年,不是赵宋,也不是弘治年。”

  “苦百姓而富士绅的事情,绝不可在出现,太祖辛苦创业才打下这大明江山,岂能在朕这里败坏?”

  “陛下有此雄心壮志,臣实在是激动,大明朝中兴有望。”

  李中正声泪俱下,他虽然也出身于士大夫阶层,可从小生活在贫苦的环境下。

  自小接触的圈子,也是以每日为了一口饭而劳累奔波的贫苦百姓。

  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各种压迫和不公之事,他见的实在太多了,都快麻木了。

  他从小也没有享受过特权,对于士大夫的特权也是嗤之以鼻,极其鄙视的。

  他奋吏读书,考上功名做官,就是想着能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有机会能改变家乡现状,让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一点。

  可不成想,他今生竟然能得遇有此雄心壮志,并真心为百姓着想的雄主,实乃臣子之幸也。

  “你二人话也不要说打太早了,做这种事,朕最多也就名声坏一点可你们就不一样了。”

  “你们必然遭到无数的唾骂冷眼,明里暗里的排挤打压,和各种诬陷。”

  “一不留神,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可谓九死一生。”

  “朕给你们时间,想好了再告诉朕你们的决心和答复。”

  “陛下说的哪里话,为君父分忧乃臣子之本分,既然为官,自然也是要为百姓着想,否则为何为官?”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立刻便着手推行新政,必然不让陛下失望。”

  孙传庭当即表态道。

  李中正也不甘示弱,随即附和道:

  “臣附议。”

  “好,朕会全力支持你二人,尽管放手去干,不管出了什么事,都有朕来担着。”

  “那些流言蜚语,你们也不必理会,改革之事,注定是要得罪人的,可只要你二人能坚定初心,有今日之觉悟,朕不会亏待你二人。”

  “至于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到底是千古骂名还是流芳百世,就看你二人的差事办的好与不好了。”

  “臣谨记陛下教诲。”

  二人齐声应道。

  朱由校当即任命李中正为大同知府,孙传庭则是顶替了王三善,为山西巡抚兼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全权负责新政的推行和落实,办事之官吏,也可由他二人进行举荐。

  朱由校只有两个要求,一是能办事,敢办事,不怕得罪人,不管什么出身,只要有本事,就可大胆任用。

  二是要年轻,出身清白,最好是不受待见的寒门子弟,以及偏远地区的官员。

  这些人在朝中遭受到党派打压排挤,和一些大户豪绅基本没有什么利益瓜葛,用起来事半功倍。

  如果在实行期间,有人敢聚众闹事,搞所谓的民变起义之类的,阻碍新政的推行。

  二人可以直接联系大同锦衣卫镇抚司衙门,进行缉拿处理。

  可谓是给足了权力和支持,具体之事,就看他二人如何去办了。

  不过有孙传庭在,朱由校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这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接下来朱由校就以摊丁入亩新政的具体执行,与二人进行了着重全面的详谈。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不管大小事都是马虎不得的。

  只有大同的改革成效出来了,朱由校才能有底气去说服朝臣,这也是在积累经验。

  毕竟现在不过是一府之地而已,以后可是要推行全国的,要趁此机会好好培养出一批可真正推进改革的酷吏精英来。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