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胜券在握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也悍不动这常山郡。”

  郭子仪讶然道:“原来郡王早有此心。”

  李祎摇头道:“自己手里的兵是什么德行,本王岂能不知。要是多给几年时间,本王不惧什么东北军,现在还是保守一些好,只是本王想不到子仪对东北军的评价如此之高。”

  郭子仪摇头道:“末将也不想如此,抛开敌我关系,这个张康还是有极高军事水平的,他没有将麾下兵士驯成河陇那样如指臂使无敌强军,却将他们训练成了一群饿狼。”

  便在他们商议的时候,远处的一校尉押着三人向他们这边走来。

  来到近处,校尉道:“信安郡王、郭将军,此三人鬼鬼祟祟的出现在南门外,说是有要事求见郡王,还身怀尚书令密令。末将也不知是真是假,将他们押来了。”

  说着,他将缴获上来的尚书令密令递给了李祎。

  李祎肃然接过密令一看,确实是裴旻的字迹。

  他与裴旻公事多年,裴旻的字迹早已熟悉。

  而且裴旻是当世公认的楷书大家,他的楷书已经自成一脉,一般人根本模仿不来。在加上那货真价实的尚书令印章……来人的身份是真是假不好说,但这份密令却是真的无疑。

  看了密信的内容,李祎望向那个给捆缚住的青年问道:“你是徐铭?”

  他让人给青年松绑。

  给捆缚住的青年正是裴旻安排往东北调查东北军的徐铭。

  徐铭作揖道:“正是在下,裴相早已怀疑东北军有异变,特派在下暗中潜入东北调查。”他说着指着身旁的两人说道:“他们是裴相安排与我的护卫,多亏了他们,此次东北之行,某才能保住性命。我们一行十人,现今却只剩三人了。”

  郭子仪声在京畿,听过徐铭扳倒武婕妤的事情,附耳与李祎细说。

  李祎一听是徐有功的后人,也肃然起敬,让人给另外两人松绑,问道:“而今张康以反,你不回长安复命,来常山可是有特别的事情?”

  徐铭道:“此次东北之行,惊心动魄,所发现之事,骇人听闻。张康之罪罄竹难书……世人皆以为张康是因为张守珪而造反其实不然。张守珪自己不知,他这个义子人面兽心,早已将他架空。而且与奚族、契丹关系密切,更甚至与渤海国也有一定的往来。黑水之败,唐军丧师数千余,此事不为人知。但数千余我大唐忠烈的骸骨就堆砌在渤海国外铸成京观,任由风吹雨打。此役之败,正是张康暗自泄露军情,为了就是重创张守珪,好让自己独揽大权……还有他曾多次次杀良冒功,屠杀我大唐边境百姓,将罪过推卸贼寇,用这些百姓的首级充当贼寇上缴。”

  他一字一句,所言之事,莫不是令人发指的恶行。

  李祎惊骇之余,忍不住道:“难怪张康会在这个时候造反,你掌握了如此重要的东西,要是让你回到长安,他哪里还有造反的机会?”他说着心底一动,道:“张守珪死的离奇,很有可能不是自尽而是他杀。如此一来,陛下是错怪安思顺将军了。快,本王立刻安排人,送你回京,表明一切……”

  说着他与郭子仪互望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意思。

  张康谋反,不说拥有大义,但他的说词确实鼓动了东北军的士气。

  将这一切真实的消息传出去,东北军的军心必然动摇,而且杀良冒功,东北百姓也会有敌忾之心。

  原本他们以逸待劳,胜算有七成,现在却是九成九了。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