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2章 轮番攻势_还好,我重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爷的原因。

  她爷爷虽然一直对胡家第二代毫不客气,但对她这个孙辈,还是有一定的亲切,他掌控第三代的途径,一直是通过儿子儿媳,女儿女婿。

  “蔚蔚已经是成年人了,她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力,我管不了她。”

  胡道远说罢,自然的夹起一筷子青菜,又补充了一句。

  “成瑾梅也管不了。”

  成瑾梅听到胡道远这句话,也不再盯着胡蔚,眼观鼻,鼻观心。

  胡老爷子咳了一声,转头看向身边的胡蔚,又盯着远处,眼神里有些不悦道。

  “大妞,爷爷给你寻的人,不好吗?”

  大妞是胡老爷子对胡蔚的专属称呼。

  胡蔚听到爷爷终于主动发问,深吸了一口气,放下筷子,直视爷爷眼神道。

  “爷爷,您有感情,我也有,我喜欢他。”

  “你还小,有些事情你现在还不懂,周爷爷家……更何况,那是个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你没有接触过商人,很多事你还看不明白,周爷爷的孙子,人我见过,有水平,模样也端正,爷爷是用了心帮你寻的。”

  胡老爷子面对这个孙女,尽量压住了一些脾气,谆谆教导道。

  胡蔚依然面色坚定道:“爷爷,我喜欢的是他,他做不做生意我都喜欢,您说的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量买茶去,是白居易的《琵琶引》,但那是白居易为教坊司歌姬写的诗,重点并不是这一句,写的是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关于爱情,我更喜欢的是《汉乐府上邪》里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您从小跟我说,做人要有骨气,我怎么能因为您说的周文逸条件好,就不顾我自己内心的感情?”

  胡蔚一番长谈,彻彻底底的堵住了老爷子的嘴,更用一首《上邪》表明了决心。

  其实她更喜欢的是《白头吟》里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但在爷爷面前,她觉得这话太软,不足以明志。

  老爷子和平时期之后的时间大半用来恶补了文化和政治觉悟,当然知道自己用辞不妥,但看到自己的大孙女引经据典反驳自己,八成心思在说着“胡闹”,也有两成心思在赞叹。

  “爷爷呢?你为我考虑过吗?”胡老爷子不无自私的说道。

  “爷爷,我当然应该孝敬您,但您希望我一辈子因为您的脸面而郁郁寡欢吗?”

  爷孙俩像开启了辩论会,这场面把在座的人看得都有些咋舌,老爷子的民主讨论,他们这辈子也是头一回见。

  胡蔚的面子真够大的了。

  连下定决心准备放杀招的胡道远,都忍不住等了一会,想再看看。

  “大妞,这个家,是靠爷爷一手撑起来的,要是没了这张脸面,咱们姓胡的,就没有今天!”

  胡蔚凝眉道:“如果没有自由,辉煌有什么意义呢?不就是更好看的大牢吗?”

  胡老爷子不擅长说道理,也说不过,终于抬手,准备重重拍在桌上,重回霸权地位。

  胡道远叹了口气,看准了时机,开口道。

  “爸,这小子未必没有前途。”

  胡老爷子一听是儿子说话,偏过头,不想理他,眼睛就盯着墙上金框的大日历。

  那个框,是镀金的,当年单位奖励的,代表了一件大功绩,这么些年一直挂在墙上,几成了一件传家宝。

  胡道远没再等着老爷子回话,继续道。

  “您当年那时候的商人,和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那时候是资产阶级,布尔乔亚,现在的国家,需要商人来推动社会发展,而且您也看到了,七千七百六十八万,捐给山区和灾民了,能帮多少人?当年盘剥你的地主,愿意干这等事?”

  胡老爷子“哼”了一声。

  非常不屑。

  意思很明显:轮不到你教训老子。

  胡道远嘴巴动了动,像是骂了句什么,随后站了起来,高声道。

  “那行,我说句现实的,您想不想要个姓胡的曾外孙?!”

  胡老爷子的脸终于跳了跳。

  (有第三章哈,晚点)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