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下大势_三国幼麟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南中千里之外的成都宫城之中,刘备与诸葛亮正围炉而坐,讨论天下大势,太子刘禅一脸恭敬,跪坐一旁。

  自曹丕篡汉一来,刘备心心念念得便是发兵北伐,他时刻关注曹魏与孙吴朝野动向,静候“天下将变”之机。

  故魏吴两处每有消息传来,他就要召请诸葛亮商讨一番。而刘禅年岁渐长,刘备有心让他多见识历练,也时常带在身边。

  今日的议题,是细作从洛阳方面传来的曹魏正在实行的九品官人法。

  诸葛亮羽扇纶巾,对此早有准备。他羽扇轻摇,从容道:

  “九品官人法之始,在于不久前蒋济上表之《万机论》八卷,论曰:夫君正之治,必须贤佐,然后为泰。曹丕称善,随后陈群献九品官人法,言:天朝选用,不尽人才。曹丕从之,乃行九品官人之法,至今已有月余。”

  刘备不解,疑问道:“何谓九品官人法?”

  诸葛亮解释道:“曹魏所行之九品官人法,乃是在在郡中选置中正,自公卿之下直至郎吏,德行才干均由中正评定。评定以中中为普通,往上直到上上,往下直到下下,共计九品。通过评定者,列入九品之分,其后方能量才授官。”

  刘备追问道:“大汉立世凡四百年,有举茂才、推孝廉诸般铨选人才之法度,曹丕窃据中原,人才济济,何故行此法?”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却道:“曹操死时乃是建安二十五年,因其之死,天子改号延康元年。延康二字,有延续小康之意,毋宁体现了天子希望维持当下局面之期盼。天子亦试图通过改元之举,打压曹魏篡位之气焰。”

  刘备颔首道:“不错,正是如此。”

  诸葛亮又道:“然则汉贼曹丕已有篡位之心,更愿视建安二十五年为大汉最后之年份,故在天子改元不久,曹丕旋即再次改元为黄初。管中窥豹,延康、黄初之争,实乃天子与曹氏之争,已到难以调和之境。”

  刘备面现怒容,闷喝道:“乱臣贼子,朕恨不能生啖其肉!”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怒意,又问道:“只是,曹丕篡位与行此法又有何干系?”

  诸葛亮道:“曹丕篡位之途,绝非一帆风顺。心怀大汉之忠臣虽历经曹氏数番清洗,然则大汉绵延四百余年,国恩浩荡,汉臣断无在旦夕间尽数改弦更张的可能。更何况,曹氏杀孽深重,昔日杀皇后伏氏,开国名臣之后的耿氏便对曹氏多有违抗。故曹丕在篡位后,为求稳固权势,对于汉臣之拿捏便当提上日程。他行九品官人法,修正对官吏的选拔之法,将官员评定、任命之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是如此。曹丕此举,倒颇有乃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气概。”

  刘备终究人中龙凤,稍一点拨,便领悟过来。

  他本想再问得细些,忽见在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