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起义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谋班子。李密很快注意到这个人。当发生下面这件事后,李密终于可以确定。韦福嗣是身在梁山,心在朝廷。杨玄感让韦福嗣起草一份檄书,韦福嗣直接拒绝。

  这就怪了,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上山入伙,为表同心,是要签生死状的,韦福嗣官居内史舍人,干得就是起草文书的工作,又没让你去取杨广的人头,写一篇檄文当投名状并不过份。李密找到杨玄感,指出韦福嗣绝对不是自己人,这样的人应该马上清理出革命的队伍,也就是拉出去斩了。

  杨玄感奇怪的盯着李密:“不至于吧,有这个必要吗?”此话一出,李密已经明白,杨玄感必败无疑,其败因不在于杀不杀一个韦福嗣,而在于杨玄感的内心。在李密看来,大丈夫立于世间,欲成所为者,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的内心追求什么?2.为了达成所愿,我愿付出怎样的努力

  是一个关于立志跟奋斗的问题。要想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强烈,立志必须坚定,因为只有强烈的**才能给你指引方向,而只有全力的付出才能让你最终抵达终点。

  为了取得胜利,必须果敢,必须勇猛,可这依然是不够的。你要采取一切可能接近目标的方法,甚至有时候,这种方法会有些不近人情。什么不至于此,什么先这样吧,这样的觉悟怎么取得胜利?从中军帐出来,李密叹了一口气,告诉他的亲信:“楚公好反却对胜利提不起渴望,我们将要成为俘虏了。”

  很快,李密就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杨玄感又把李密叫来,笑呵呵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看我称帝怎么样?”什么?!李密简直要疯了,他盯着杨玄感,仿佛看着一头史前怪兽。

  事实上比较奇怪得是,一般起义都会搞个名号,比如黄巢叫冲天大将军,李自成叫闯王,杨玄感竟然没打出一个响当当的称号来,这是个遗憾。但一步到位,刚起事一个月不到就称帝的,倒不是没有,但你绝对记不住他们是谁,因为那些都是死得最快的。

  李密断言否决了杨玄感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再次警告他,最好赶快进攻长安,安抚关中,拿下一片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杨玄感又露出招牌式的大笑,表示称帝这个事就算了。完了,杨玄感已经没救了。

  李密已经看到了失败的影子,但他并不像三国时的杨修一样,一发现不对,就叫手下打包行李。也没有像范增那样因为自己的计谋不为所用,就骂两声:竖子不足与谋,然后拍屁股走人。

  李密选择留在杨玄感这条将要倾覆的大船上。因为他不仅是杨玄感的谋主,还是杨玄感的朋友。如果杨玄感即将胜利,我可以离去,但如果他将要陷入困境。我无论无何都不能离去。

  患难与共,这是友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