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章 动荡的年代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安排了,让难兄难弟死也要死的安心。“你放心,我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的儿孙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

  在十二卫中这些**有专门的名号,“亲卫”、“勋卫”、“翎卫”,这可不是随便叫的,更加不能乱叫,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三卫中亲卫级别最高,是三品以上官的儿子,二品以上官的孙子。

  你说你是四品,没有用,你的儿子最多也就是个“勋位”,“亲卫”你想都别想,想也没有用,谁让你老人家爬了一辈子也只是个四品呢?三卫中“翎卫”(五品子,四品孙,三品曾孙)最差,别看最差,也比李四强多了,人家好歹是官二代,上面有人罩着。…

  这群人在十二卫中大约有两万人,和府兵一样要轮番宿卫皇宫。他们才是皇帝的真正的卫士,充当皇帝上朝时的依仗队。

  这些人升官速度很快,有的时候就像坐了直升机,十二卫只是这些人的进身之阶,打完酱油,人家拍拍屁股就走人。

  在皇宫宿卫的时候,李四遇见了“三卫”人员,看着人家大步流星,趾高气昂,耀武扬威,好不威风,心中那个羡慕嫉妒恨,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读书,考个进士。

  史书上记载唐代折冲府的数目不尽相同,说法不一,很难判定唐代折冲府真正的数目,大多数史学家都持着这样的一种观点,唐代的折冲府数目是不断变化的,史书上所写的只是一个时期的折冲府数目。

  这样的话,史书上折冲府数目不一也就可以理解了,普遍认为唐代折冲府的数目在六百左右,少则六百以下,多则六百以上。

  下面举两个例子,据史学家考证,唐太宗贞观十年折冲府数是594,唐玄宗开元末年折冲府数是638。

  无论折冲府的数目是五百还是六百,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唐代的折冲府大多临近当时的首都长安,占全国的四分之三还多,这就是史书上所写的“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出自《唐会要》)。

  全国的府兵隶属于十二卫,都直属于皇帝,这种内重外轻的布局有利于唐王朝的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这也是之所以初唐的政局一直很稳定的原因。

  到后来唐玄宗时期募兵制逐渐取代府兵制,内轻外重的局面开始出现,755年安禄山发动范阳兵变一夜之间惊动全国,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后安史之乱虽然平定,内轻外重的局面却一直没有改变。

  唐初除了府兵也有招募兵和州镇兵,打仗时还有蕃兵助阵,但是府兵是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史学家考证,唐代府兵大约有六十万,皇帝掌握着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谁能与中央抗衡,那是找死。

  府兵以勇敢的性格。强健的身体,优良的武装。出现在战场之上,发挥着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唐王朝对内稳定局势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