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安史之乱5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处置自己的这三个儿子,而他不表态实际上就是推波助澜!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时被废为庶人,不久被赐死。

  《慎子》记载:“一兔走街,百人逐之,积兔于市,过者不顾。”

  一旦名份归属确定,人们在**面前不得不止步。

  太子宝座突然出现空缺,一轮激烈的争夺也随之展开。

  太子李瑛被废后,武惠妃所生的寿王李瑁无疑成为最热门的太子人选,因为他是最得宠的皇妃与最得势的宰相联手推荐的太子人选。

  武惠妃原以为太子之位顺理成章地会落在李瑁的身上,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却突然变得不那么自然。

  甚至连很多史家对此都很不解,因此历来有着不同的猜测。

  虽然李隆基已经不是即位之初那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了,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他可能因为激愤而暂时丧失理智,可是面对重大问题时仍旧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与清醒,因为太子人选不仅关乎政局的稳定,而且关乎帝国的未来。

  寿王李瑁自幼因容貌秀丽和温和恭顺得到李隆基的宠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隆基发现李瑁与自己的期望渐行渐远。

  李瑛的太子之位之所以产生动摇是因为他既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也不是李隆基的长子,只是因为母亲曾经受到宠爱而登上太子之位。这自然难以服众!

  虽然武惠妃在宫中享受着实际上的皇后地位,但她毕竟没有登上后位,所以寿王李瑁自然不享有嫡子身份,所以他和李瑛一样仅仅因为母亲得宠而被册立太子。

  李瑛的悲剧也许还会继续上演。

  当然李隆基不太关心甚至有时会漠视皇子个体的人生际遇甚至个人生死,但由此而引发的帝国政治纷争却是他不得不考虑的。

  其实李隆基心底深处还隐藏着一个无法明说的原因。李隆基的原配王皇后被废后,皇后之位一直虚位以待。他也曾经动过将武惠妃扶上皇后宝座的念头,可是却遭到群臣的反对。

  这是因为武惠妃有个特殊的身份。她的姑祖母就是武则天,所以群臣们担心武则天篡权的一幕再次上演。

  在众人的反对声中,李隆基不得不再次深思由此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并大肆屠杀李唐宗室的政治伤痕依旧隐隐作痛。李隆基的母亲曾经无缘无故地被武则天召进宫中赐死,最终连一块尸骨也没有找到。

  经历了武则天篡唐、韦皇后专政、太平公主干政,女人干政无疑在李隆基的内心留下浓重而且难以抹去的阴影。

  正当李隆基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一病不起的武惠妃永远也等不到儿子册封为太子的那一天。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空旷而昏暗的寝殿都会让武惠妃感到无限的惊恐,因为每一个昏暗的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