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安史之乱21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循镇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卫平卢。两人留守后方,接应粮草。大同军使高秀岩镇守大同。牵制河东军。

  踏上南征之路的安禄山为吉凶未卜的前途感到一丝深深的不安。虽然他为这次叛乱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可是他也知道面前的这条路绝不会平坦,从迈出第一步起便再也无法回头。

  一个隐忧一直在安禄山的心头挥之不去,他兼任河东节度使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还不能像控制范阳和平卢那样控制河东镇。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河东镇所属部队发生了严重分化。大同军使高秀岩等将领坚定地站在安禄山一边,可更多的将领却陷入犹豫之中或者索性站在安禄山的对立面。

  为了解除南下后的后顾之忧,安禄山派遣大将何千年、高邈率领二十名奚族骑兵疾驰向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府。

  在崇山密布与峻岭蜿蜒的河东大地,汾河两岸形成一块宝贵的冲击平原。太原便是这片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而北京太原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并称唐帝国三大都城。

  太原“距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既有太行之险,又有黄河之固。一百三十七年前,唐帝国创建者李渊在这里起兵逐鹿天下,问鼎中原。

  “大帅命末将进献射生手(即神箭手)!”浑厚的声音传进了饱经沧桑的太原城。

  厚重的城门缓缓地打开了,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

  北京副留守、太原尹杨光翙亲自出城迎接,因为他根本想不到这区区二十多个骑兵会在成千上万的太原守军的注视下将他劫持走。

  在不知不觉间,危险正在一步步向杨光翙逼近,而此时的他却对此全然不知。

  在众目睽睽下,何千年、高邈竟然将杨光翙劫走了!

  当惊愕的守城将士出城追赶时。何千年和高邈等人早已消失在滚滚烟尘之中。

  虽然这次军事长途奔袭收到奇效,可代价也是巨大的,因为这么做无疑过早地暴露叛变的意图。

  太原守军急忙将安禄山叛乱的消息飞报京城。李隆基此时仍旧固执地认为这肯定是与安禄山不和的人在故意诋毁他,因为这些年来铺天盖地的关于安禄山造反的情报已经使李隆基失去了必要的警觉和足够的警惕。

  正在李隆基误以为这又是虚惊一场的时候。坐在舆车上的安禄山在十五万精锐部队的簇拥下一路南下,烟尘千里,鼓噪震地。

  河北地区的官员百姓们已经在和平之光的沐浴下平静地生活了一百余年,所以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让他们感到惶恐不安和措手不及。很多郡县的武器库内的兵器与盔甲因年深日久而锈蚀不堪,所以战士们被迫拿起木棒迎敌。

  安禄山率军抵达博陵郡(今河北定州市)时见到了五花大绑的杨光翙。安禄山慷慨激昂地指责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