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暴风骤雨3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步:命令李光弼自太原(今山西太原)出井陉(xíng,今河北井陉西北),郭子仪自冯翊(今陕西大荔)入河东(今山西永济西)。

  这就直接威胁到了叛军的老巢范阳和他们占据的长安。

  那么,史思明、张忠志就不敢离开范阳、常山(今河北正定),更不敢南下一步;安守忠、田乾真也就不敢离开长安。

  这样,我们只要需用两位将领、两路人马,就可以困住叛贼的4员悍将。

  而这4员战将被分隔两地,安禄山身边的大将就只剩下阿史那承庆了。

  二步:新征集的军队和各路勤王之师在扶风(今陕西扶风)集结,与李光弼、郭子仪的两路大军遥相呼应。

  我们轮流向叛军发动攻击,就会让叛军顾此失彼、疲惫不堪。

  再密令郭子仪不要轻易进攻华阴,让叛军能够通过关中,就可以进一步分散叛军的兵力(假如贸然切断叛军的道路,叛军见形势不利就会撤退,他们的兵力势必会集中到一起。

  这样,反而对唐军的进攻不利。

  唐军若不攻击他们坚守的城池,也不切断他们的交通线,就会使叛军对所占地区舍不得丢弃。他们必须会分兵守卫,当然就会分散叛军的军力)。

  而我们就可以集中优势的兵力,慢慢地消耗和吃掉叛军。

  他们来,我们躲避;他们走,我们追击。

  这样避其锋芒、以逸待劳,势必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在几千里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他们的精锐骑兵不到1年就会疲惫不堪,难以形成战斗力了。

  三步:明年春天,我军兵强马壮之时,任命皇三子建宁王李倓为范阳地区军政长官(范阳节度大使)。

  让他顺着边塞向北推进,与李光弼成犄角之势以取范阳。

  建宁王大军跟李光弼大军配合后,就可以南北夹击叛军。夺取范阳,一举颠覆他们的巢穴。这样,叛军退无可退,留在原地又不安全。势必一败涂地。

  第四步:朝廷的勤王大军从四面八方围攻,叛贼一定会全军覆灭!

  这场重要的“战略对话”,就是著名的“彭原对策”。

  这才是真正的“山人自有妙计”,也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安史之乱的良策。

  柏杨先生认为,其可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他的谋略非常高明。可操作性强,终于使李亨终于重新恢复了自信。

  李亨大为喜悦,胜利的场景似乎已经浮现在他的眼前。但同时,李泌还反复告诫李亨:“现在叛军已渐渐陷入困境!但您不要急于求成。”

  并建议对于像河南战区副司令(河南节度副使)张巡、许远等人,用少许人马拖住叛军数万大军的将士,立即通令天下予以嘉奖。用以激发军民的斗志,打击叛贼的士气。

  刚开始,这一计划得到了李亨及其长子广平王李豫的充分认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