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大梁帝国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诲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李嗣源虽为一国之尊,但以马上得天下。不通文墨,四方奏章均由安重诲诵读。

  安重诲特设端明殿,招纳名土冯道与赵风,专给李嗣源讲述治国安邦之经略。使其处理政务的能力颇有长进。

  李嗣源为人虽宽厚温和,但仍带有沙陀人之遗风,杀人轻率不顾后果。马牧军使田令方所养之马瘦弱且死亡率高,罪应处斩。安重海劝李嗣源道:“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

  明宗认为他言之有理。故将田令方予以赦免。李嗣源曾派回纥人侯三衔命回国,侯三到达甘肃醴泉时,因该地僻狭,平素未备驿马,县令刘知章外出打猎,未能将马匹及时给侯三以致误事。

  侯三返回京城后,告知李嗣源,李嗣源大怒,令人将刘知章锁拿至京城问罪。安重诲认为诛杀刘知章不妥,力陈斩刘之害处,刘知章才得以幸免。

  人们说屁股决定脑袋,其实屁股不经决定脑袋,也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与作风,随着安重诲的步步高升,又仗着李嗣源的恩宠,逐渐滋生了专横跋扈、恣意妄行的作风。一次安重诲外出,路经御史台,殿直马延无意冒犯了他,他便当即拔剑将马延斩杀于御史台门外。夏州李仁福得知李嗣源喜好鹰鹞,便派人送来白鹰,安重诲拒绝纳之。

  待他一离开,明宗心痒难挠,急忙派人将白鹰悄悄带回宫中,然后弄到京城西郊嬉戏,一边玩,一边仍心有余悸地对随从说:“勿使重诲知也。”安重诲欺君擅权,对其心腹,偏听偏信,竭力袒护纵容,以致造成许多冤案。

  一次,安重诲派亲信韩玫、副供奉官乌昭遇出访吴越国。韩玫依仗安重诲权势,当众多次凌辱乌昭遇,并在酒后用马鞭抽打他,其劣迹行为很为吴越君臣所不服。

  吴越国王钱镠欲将此事告知安重诲,乌昭遇觉得有辱于朝廷,执意不让。韩玫返唐后,恶人先告状,反而在安重诲面前诬陷乌昭遇,说他面见钱镠,

  卑躬称臣,将朝廷机密泄露于钱镠。安重诲轻信谗言,未加查明就逮捕了乌昭遇,使其屈死于狱中。

  当时,另一位受李嗣源赏识的大臣任圜,才华出众,任平章事兼判三司,三司即盐铁、户部、度支,判三司相当于财政大臣。

  任圜大权在握,忧国忧民,尽职尽责,政绩也很突出,任职期间国库充实,军民富足。

  当时,韦说、豆卢革罢相,任圜与安重诲、郑珏、孔循等人商议选择宰相人选,任圜认为李琪合适,但珏、循不赞成李琪为相,对安重诲说:“李琪不是没有文才,是不廉洁啊!宰相,只要端庄有气度的人就能够当,太常卿崔协就可以当嘛。”

  安重诲表示同意。过了几天,李嗣源问谁可以为相,安重诲立即答复崔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