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七章 佛林,远东最大的船厂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部分愿意下山读书的孩童,士兵、孩童代表着他们的未来,在可见的将来,帝国对于他们的改变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发生着。

  闲话少说,目前佛林港的最高头目,原工部大匠、上次立国时荣获一等子爵的杨春听说皇帝来了,赶紧带着一大帮子人前出十里地去迎候。

  在迎候尼堪队伍的时候,已经年过六十的杨春也是百感交集。

  他本是通州大运河上一个小小的工头,被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劫到关外,若是没有尼堪第一次惊心动魄的大动作,他估计不是在辽东种地,就是在满清的船坊渡过一生。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有位列工部官员之列,还能封妻荫子的那一天。

  故此,当见到远处骑兵狂飙卷起的尘埃时,杨春“扑通”一声跪下了。

  尼堪见了这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不过他能理解杨春他们朴素的感情,也不顾新来的护卫头目,原契丹联盟那个部落首领拔野风的劝告,硬是下了马将杨春他们一一扶起。

  同时,还让自己的骑兵将多余的马匹让出来让杨春他们骑着,并一同来到佛林港。

  他们在佛林港后面的一座小山停下了,就在那里,尼堪一边用望远镜瞧着港口,一边听杨春介绍。

  “陛下,十艘信天翁级大船的框架都已经搭好了,这种大船,难就难在骨架,骨架一旦成型,在此基础上拼接船帮、船板、船舱就快得多,这次的十艘大船与以前的相比略有改进”

  “哦?”

  “您看,长度增加到了十六丈,宽增加到四丈,长宽比四比一,还是三层甲板,为了防止侧翻,龙骨下摆加长了三尺,每层的空间约莫六百料,加起来就是一千八百料……”

  尼堪此时心里却在想着,“这杨春还在用老法子计算,按照新的计算方法,船只最大的空间就是48×12×2,也就是每一层大约一千立方米的空间,这是最大的空间,实际上由于船舱设施、骨架还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以及船腹从大到小逐渐收缩,每一层平均起来也就是八百个立方,按照大明的算法,那便是八百料,往大了说,装上一些人,加起来超过了两千料也说不准”

  “一千五百料,接近一千五百吨,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算得上大型船只,自己旗下的战舰也没有这么大的”

  正想着,杨春继续说道:“龙骨、肋骨全是整根云杉制成的,结实得很,船板、船帮之间也全是铆接,很少用到船钉,不过按照陛下的要求,为以防万一,铆接之外,在关键部位还加了一道船钉”

  “主桅杆几乎与船长相当,还是五面横帆,首尾各四面,船首还有一大面三角帆,哦,也就是老式船只的纵帆”

  “在首桅杆、尾部桅杆两侧各有两面侧帆,挂起来后就是四面,跑起来后这速度与雨燕号相比自然要差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