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5章 唐寅鸦阵图(上)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迹,另外一些人认为是仿品,或者干脆是赝品。无非就是这几种情况而已,每个人都各抒己见,让李先生不知道相信谁的意见。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请王观这样的年轻人帮忙看画……

  说白了,李先生现在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味,不管王观真懂假懂,只要他开口说这画是真迹,想必李先生也很开心。当然,在事后李先生肯定又陷入怀疑之,继续请人看画,然后循环往复……

  不说李先生了,就是王观,在没有使用特殊能力之前,他也不敢轻易判断鸦阵图的真伪。因为这幅画实在是太珍贵了,只要是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这幅画就是唐伯虎的真迹,那么李先生肯定一直不得安心,不断的相信、怀疑,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此时,王观再次研究图画,只见整幅画面,布局不拘一格,立意新奇,笔墨枯润相间,浓淡自然,寂静的寒林与喧哗的鸦阵构成了希望与幻灭、生机与窒息的乡野生活。观赏这幅图画,又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悲凉,心情低落。

  时间过了好久,李先生终于忍不住问道:“小兄弟,你是怎么看的?”

  适时,王观才慢慢的回神,微微沉吟道:“一般来说,要鉴定一幅画的真假,很大的程度上是要从作者本人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入手。毕竟除了那些应酬的作品以外,作者的创作意图,就是判断图画真伪的重要依据。”

  “嗯。”

  李先生轻轻点头,表示赞同。毕竟现在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臆造的画作,往往让人哭笑不得。比如说清末的字画,出现了乾隆皇帝的御印,又比如说唐伯虎是明代期的人物,画上却出现了明代以前的名人鉴赏钤印。

  种种不合理的“穿越”,就是最大的破绽。所以王观才说,要注重时代的背景。

  “李先生应该知道,类似鸦阵图这样的图画,属于比较偏冷的题材。一般来说,不可能是应酬之作。就算唐伯虎是卖画为生,别人也不可能上门求他绘这种画。”王观十分肯定道。

  “为什么?”陈聪十分不解。

  “乌鸦在古代,确切的说,应该是在唐宋之后,就成为了不吉利的象征。买唐伯虎字画的人,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富商豪绅之类,这种人不可能求画鸦阵图触自己霉头吧。”

  王观解释起来,又继续说道:“鸦阵图向来是郁郁不得志、愤世嫉俗的人最爱。如果是风光得意,又有谁真心喜欢这样的题材?”

  “其实,只要对唐伯虎生平有些了解的人,就会知道他这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了大半生。去世之后,连身后事也是一帮朋友凑钱帮他安排处理的,让人悲叹。”

  王观摇了摇头,有点儿嘘唏道:“所以说,唐伯虎在那样的处境下,自然具有十分强烈的创作意图,描绘一幅鸦阵图抒苦闷的心情,那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小兄弟的意思是,这幅画是真迹。”李先生问道,眼有几分喜悦。

  “先听我把话说完。”

  王观不置可否,指着桌上的鸦阵图道:“你看这里……”

  “这里怎么了?”李先生顺势看了过去,只见王观所指方向是画面一角,那里画了一块怪石,石边有一棵光秃秃的病树。树上还有一群寥落的寒鸦,在空形成一个回字似的鸦阵,显得凄凉孤寂,了无生气。(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