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59章 槐中画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料的本来面目给遮掩起来,让人不好判断它的底细。

  “找人问过了,应该是槐木。”王观解释起来。

  “槐木,也是极好的寓意。”钱老笑道:“门前一棵槐,不是进宝,就是招财,这个彩头比榆木要好。当然,最重要的是,槐木性能十分稳定,确实是做房梁的好料。”

  “料好不是关键,关键是本来应该实心的房梁,却有一块好像是空心的。”王观笑道,伸手伸打了下侧边的位置,立即可以听到笃笃回声。

  “那你还等什么。”

  钱老立即笑道:“赶紧检查一下,到底是白蚁虫蛀,还是人为挖空啊。”

  “好嘞。”王观点了点头,观看片刻就可以知道,空心的地方已经被人封死住了,单纯用手抠挖,肯定是没办法掀开的,所以需要借助工具。

  招呼一声,让人拿来凿锤,然后王观就小心翼翼地锤凿起来了。过了片刻,粘合严密的木板果然应声开裂,露出了一个较长的暗格。

  在暗格之中,自然藏了东西。钱老走过来一看,只见东西有三尺余长,被人用油纸精心包裹了起来,还撒上了驱虫的药物,由此可见古人对东西的重视。

  “好像是卷轴。”

  把东西拿出来掂量了下,钱老笑逐颜开道:“而且分量不轻,应该是长卷。居然藏得这样严实,估计是名家名作之类。”

  “看看就知道了。”

  王观放下锤凿,去洗手之后,回到厅中就看到钱老已经把油纸扯开了,只见油纸之下是一个长筒,修饰精巧的竹筒。

  “果然不出所料。”

  此时,钱老表情略喜,示意道:“你看,这个竹筒也不简单,应该是经过秘制的油料浸泡而成,不仅能够防潮,而且竹筒之中更是抽干了空气,形成了真空的环境……”

  不要觉得古人不懂科学,实际上古人或许不懂科学这个名词,更不清楚其中的科学内涵,但是做的许多事情,却十分符合科学的原理。这个应该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过考虑到古人的局限性,这也可以理解,无可厚非。

  “竹筒什么的,以后再慢慢研究。”

  适时,王观催促道:“打开竹筒看看,里头的东西肯定更重要。”

  钱老笑了笑,当仁不让,轻手把竹筒边上一个用蜡丸堵塞起来的小孔戳破以后,就轻轻松松把竹盖拨开,只见竹筒之中果然是一根卷轴。从卷轴的厚度看来,就可以知道钱老说得很对,这的确是长卷。

  “不知道是书法,还是字画。”

  钱老也有几分好奇,示意王观把旁边的长桌清理干净,这才小心谨慎把卷轴系带解开,然后轻轻地扯起卷,一点一点地铺开……

  “咦。”

  卷轴铺开小半,钱老自然打量起来。乍看之下,脸上露出几分惊讶的表情。只见卷轴是一幅字画,但是与普通字画不同,这是一幅白描画。

  白描,那是一种绘画的技巧,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比如说明清时候的绣像本四大名著,里面有许多插图,一般情况下都是白描画。

  当然,不要觉得白描画沦为小说插图,就觉得白描画价值不高。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差,实际上无论古今,白描大师的作品,向来得到藏家们的热捧。

  只不过,由于白描画对于创作者的功力要求极高,入门十分简单,但是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