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宋六陵_大鉴赏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

  据史料记载,他们得到“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交加白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鱼影琼扇柄”等诸多珍宝。

  杨琏真伽不仅盗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还把宋理宗的尸体拖了出来,在树上倒挂几天,撬走口内含的夜明珠,把肚子里用来防腐的水银全泄出来。

  他见赵昀头颅硕大,更是丧心病狂地把他的脑袋拧断,顺手带回北方,做成精美的盛酒器具!因为西域僧人有一个习俗,用人的头骨做器皿,可以招福去灾,更何况是皇帝的头骨?

  杨琏真伽的恶行远不止于此,他还前后挖开一百多座古墓,把多数皇陵以及埋入皇陵的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功勋大臣的坟墓,几乎全部挖开,尸骨撒满山沟,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最后,更是将诸帝骨骸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塔十三丈,名曰“镇本”!以示制胜江南人民之意,压制江南士人的反抗意志!

  之后,在蒙元的纵容之下,天下盗墓成风,宋六陵几经洗劫,几乎不复存在。

  直到明初,朱元璋灭了蒙元,才下诏令重新修复宋六陵,并且命人将流落在西域的赵昀头颅赎回,以天子礼节重修埋入永穆陵中。此外,每一座陵都被重修立碑,并种上许多松树,派出专门的守陵人员,划出宋六陵一带,禁止砍伐。

  然而,这并阻止不了盗墓贼的热情,后来历遭破坏,以至于宋六陵何在都无人所知。

  建国后,宋六陵被推了建茶场,发现许多文物痕迹,在文保部门现场勘查后,才确认这是著名的宋六陵所在地。然而到了文革时期,宋六陵唯一存在的孝宗帝享殿,也被夷为平地。

  如今,历经沧桑、屡遭兵火的南宋六陵,由于年代久远,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只存地面百余棵古松,环境幽寂、气象森森,诉说着曾经一朝六皇的悲惨下场,和南宋国破家亡的忧忧国殇!

  眼前这支金步摇,赵天明猜测,很可能也是出自宋六陵,流离世间,得以保存。

  “老板,能不能便宜点?十五万的话,我就买了。”

  对于二十万的价格,赵天明自然千肯万肯,不过,他的防备一下,万一他答应的太过痛快,难保摊主不会看出什么,出尔反尔。

  “不行,就是二十万,我这是实价。”摊主却寸步不让。

  “不好意思,我们是第一次来这里,这里都是报实价的吗?”

  听他这样说,赵天明都差点以为这里不准讲价的,他也不介意问一问,显示自己的小白本质。

  “没有,不过,我这个是实价,二十万是最低的了。”

  摊主看着好像也是个老实人,实话实说,一副执拗的样子,大有就这个价,你爱买不买的姿态。

  “好吧!那我在你摊子上捡几样小东西凑数,总行了吧?”赵天明一副妥协的样子。

  “不行,所有东西都只卖不送!”

  听赵天明这样说,摊主顿时警觉起来,难道我这摊子,还有我没发现的宝贝?于是,他大手一挥说道,态度强硬。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