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铲地皮’(求推荐)_重生完美神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均两年才回一次家。

  周茜平时在城里上班,一有空就回来,每次带点吃的喝的,陪二老说说话,帮他们把衣服洗洗晒起来,包一锅包子或者水饺。

  有这么孝顺的女儿,也难怪两位老人七十多岁气色还这么好。

  程越不太擅长跟老人聊天。

  在屋里赔了一会儿,就借口上厕所,溜出了家门。

  胡同口有两位在下棋。

  一老一年轻,大约是丈人跟女婿。

  程越闲着也是闲着,就走到两人旁边站下,低头看两人走棋。

  正看得入迷,一辆车突然在他身后停下。

  村里没有停车场,走亲戚的把车停在路上很正常,程越和两位下棋的人都没理会,直到司机下车,提着两个礼盒走过来:“叔,过节好啊。”

  下棋的两人同时抬头看过去。

  其中年老的那位,哼哼着笑了一声:“你怎么又来了?”

  对方舔着笑脸:“这不是八月十五了嘛,想着该过来拜访一下您,带了点东西,您看我给你送家里去?”

  “不用不用。”

  老人抬起手,往下拍了拍:“东西你拿回去吧,那画我说过了,五千块肯定不卖。”

  这时候坐在老人对面的女婿说话了:“爸,哪张画?”

  老人随口回道:“就是那张庐山高。”

  “庐山高?”

  女婿沉吟了一下。

  那张图是假的呀,五千还不卖?老爷子是什么意思?

  程越也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这人是走亲戚的,没想到是‘铲地皮’的。

  所谓铲地皮,是古董行业里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活跃在最底层的古玩贩子。

  他们一般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这个行业十几年前超级盛行。

  那时候人民生活水平刚刚变好,有钱人越来越多,对古董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当时好多懂与不懂的人,全都揣着票子下乡,觉得差不多的就先收上来再说,基本上能收到货就能赚大钱。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搜刮,农村里的货已经越来越少。

  现在想在乡下找到好点的古玩,不是一般的难。

  程越没想到自己出来走个亲戚,竟然被他给碰见铲地皮的了。

  古玩贩子苦着脸道:“叔,我跟您说实话吧,这次回去我找人看过照片了,人家是从故宫鉴定处退休回来的,虽然照片上看的不比实物,但人家也说过,八成有可能是赝品。”

  老人摆摆手:“你别说了,我家不差那五千块,赝品我也自己留着。”

  贩子都快哭了。

  咬咬牙道:“那叔您看这样成不?再给我看一眼,我让那位专家直接视频鉴定下,要是他觉得能行,我给您加钱。”

  “加多少?”

  “……这个数成么?”

  贩子伸出一个巴掌。

  老人摇头:“至少五万,少一分都别想,我这张图是从宫里带出来的,就算是赝品也绝对值这个价。”

  “叔,咱还是先看东西吧,要万一是真迹,我再给您填个零也不够,要真的不值钱,五万您是打算赔死我啊。”

  “行,你跟我进来吧。”

  老人把棋子儿往棋盘上一方,起身往屋里走。

  女婿也赶紧跟着进去。

  程越也想跟着去看看。

  虽然他很清楚里边的庐山高肯定是赝品,因为真迹现在应该在湾北的博物馆里收藏。

  但刚才的铲地皮开着是路虎揽胜运动版,落地要一百多万,可见他已经在这一行干过不少年,也赚了不少钱,在古玩方面肯定是老油条了。

  这种人去而复返,肯定不是因为看不清物件真假。

  十有九成是因为碰到了好货。

  怕给的价高让对方觉得奇货可居,又怕给的太少,对方不差这点钱。

  表现的纠结,可以让对方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这样才能以最低价的,最保险的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是~

  程越跟这家人不熟,总不好贸然跟着人进屋吧?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