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莫名的敌意_儒神在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兴国说道,“据说后世许多人为了写一手好字,也纷纷模仿王羲之,有人养鹅,有人养鸡,有人养鸭,有人养狗,有人养猫,也是想要观察他们的各种姿态,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

  苏毅说道,“真是一人原创,万人模仿!”。

  陈兖说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这些模仿者之中,倒也有一些人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只是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而已!”。

  苏毅等人一边交流着,一边欣赏着兰亭内的美景,没有多长时间,他们便来到了曲水流觞这个地方。

  这可是十分出名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四个字。

  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据说曲水流觞这个四个字,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

  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四十二位当时名流在兰亭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

  活动中共有十一个人各作诗两首,十五个人各作诗一首,十六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三十七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大家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

  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羲之的名声越来越大,随着声望不断积累,随着兰亭集序被无数人模仿。

  兰亭集序最终完成蜕变,化为圣文。

  王羲之这才一举突破圣人。

  曲水流觞这个地方的人比较多,许多人都很有雅兴,谈着典故,做着诗词。

  曲水流觞这里还有一座流觞亭。

  “流觞亭”为纪念“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

  旁边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许多人都在摇头晃脑的品味着这幅对联。

  苏毅等人在此徘徊些许,接着又去了另外的几个地方,御碑亭,王右军祠,临池十八缸等地方,各有特点。

  这些景点之中,临池十八缸,则是最为特别,有典故流传下来。

  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人也变得有些骄傲自满起来。

  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

  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

  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