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六、侯景的覆灭_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时,他把萧栋及其两个弟弟锁进了密室。

  侯景过江纠集了大批党羽,现在自己做了皇帝,这帮小弟也不能亏待,光是三公级别的官位就给封了十几个。每次上朝,大伙一哄而上,完全不讲秩序。

  王伟是个读书人,感觉这么搞下去实在有失体统,就请侯景立七庙,规定祭祀的礼仪。侯景戎马一生,只知打仗,也没参加过什么祭祀的大场合,就问王伟:“啥叫七庙?”

  王伟回答:“天子要祭祀七代以内的祖先,设立他们的牌位和宗庙,此乃七庙。”并请侯景说出七代祖先的名讳。

  这可把侯景难倒了,他说:“早几辈祖先的名字我记不得了,只记得我爹名叫侯摽。但是他葬在朔州(今山西朔县)啊,难道还能到这里来享用祭品?”

  侯景的大实话惹得全场大笑,侯景仍然一脸困惑。侯景从北方带来的部下中有人知道他的祖父名叫乙羽周,王伟取其雅名为侯周(于是“周”成了庙讳,姓周的统统不许姓周了,一律改姓周代王族的原姓“姬”。乙羽周是胡人的名字,音译而已,王伟够霸道的),剩下的就往历史上的名人去攀亲戚。凡是名声不错又姓侯的都有份,东汉初年的司徒侯霸列为始祖,东汉末年的文人侯瑾列为七世祖。(侯景是羯人,别说七辈,就是七十辈也不可能跟汉人侯霸、侯瑾搭上亲。由此可见,南北朝时代瞎攀牛亲戚的风俗极盛)

  当了皇帝的侯景并不开心,以前做丞相,想见谁就见谁,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如今身居深宫,想要骑马打个鸟,都要受到王伟的限制。没几天工夫,侯景闷坏了,抱怨说:“我没事做什么皇帝呀,这跟关在笼子里有啥区别。”

  尽管如此,侯景总算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目标,不再屈居他人之下。可惜,他已是黄昏夕阳,时日不多矣。他的汉国,仅仅是一场闹剧的尾声罢了。

  长江上游的梁军捷报频传。王僧辩一路势如破竹,攻下湓城(今江西九江);南面的陈霸先也击败了阻挡他进军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得到当地蛮族首领冼夫人、黄法氍等人的支持(关于南朝末期的南方各蛮族,我们将在《三分归隋》中详述),沿赣水而下,与王僧辩在湓城会师。

  这时候的陈霸先,军队发展到了三万多人,强弩五千张,船只两千艘,粮草五十万石,实力超群。王僧辩军中缺粮,陈霸先便分给他三十万石以作资助,王僧辩军心大振,大败于庆的叛军,攻占豫章、寻阳。

  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二月,湘东王萧绎一切准备就绪,下令大举征伐侯景,各军自寻阳出发,战船绵延达数百里之远,声势浩大。主力的王僧辩与陈霸先在江上歃血为盟,齐头并肩东进,侯景大将侯子鉴望风而逃,王僧辩进至芜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