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萧宏怯阵_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就功业”的伟愿?想来更少。但我能肯定,韦叡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是没有命世之才,却苦于政治昏暗、苍生潦倒。他的心境,或许与祖父韦玄一样,无奈于欲为而不得为。梁初的一批将领,恐怕都有过类似的感慨,作为其中年龄最长的韦叡,感触应是最深的。

  北伐大军挥师北进,身为都督的韦叡第一次有了一种报效国家的兴奋。

  在攻打合肥东面的小岘时,他率领军队巡视敌军布下的围栅,城中忽然冲出数百人,在门外列阵,对梁军虎视眈眈。韦叡当即下令进攻,手下众将都说:“我们现在是轻装出动,只是巡查而已,不如回去披挂整齐,再来迎敌。”

  韦叡答道:“不然,小岘是个小城,城中只有两千多守兵,如果他们闭门坚守,足以自保,如今无缘无故派几百人出城,必然是他们最为骁勇的士兵,想要逼退我军。如果我们能够打败这支军队,小岘自然就攻下来了。”

  众人尚在迟疑,韦叡正色说:“朝廷命我都督各军,符节就在我手,绝非摆设,不得违命!大家力战,必能克敌!”在韦叡的指挥下,梁军士兵个个奋勇争先,果然把城外的魏军打得落花流水。梁军乘势猛攻,不到半天工夫就占领了小岘。

  合肥城下,韦叡同样强调大胆用兵,并辅以策略。北魏派大将杨灵胤领军五万前来救援。韦叡的部下又认为众寡不敌,希望韦叡能够上表请求增兵。韦叡笑道:“敌军已到城下,现在我们才求增兵,于事无补。何况我们的兵力增加了,敌军更多的后援团也来了,还是得不到优势。古人云:‘师克在和,不在众。’(用兵贵在心齐,不在数量之多)”说罢挥师反击,大破魏兵。

  韦叡不言后退、连战连胜的气势不仅让敌人丧胆,也让手下部将兵士心服口服。他在合肥城外的淝水上修建高大的堰坝,疏通河道,孤立城池,准备水灌合肥;然后又在淝水岸边筑城守卫堰坝。

  魏军并不示弱,他们乘着梁军防备不稳攻陷了新城,接着带了工具,杀到堰坝前,想要将其凿毁。韦叡再次斥责手下退兵的建议,亲自上阵,带领守堰的士兵击退魏兵,然后点起大型战船,居高临下,从四面围攻合肥,万弩齐发,将督战的北魏守将杜元伦射死。魏军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合肥城重新姓了“梁”,并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南梁豫州的治所。

  功臣韦叡声望大增,人们不但传说他“用兵如神”,也夸赞他“待人如己”,远近的民众慕名前来投奔,都愿意在他手下任职,为他效劳。为将之人,能得到如此爱戴,真是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梁武帝能有如此将领,也真是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可惜,他在用人上还是出了大问题。

  梁军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