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诸葛亮和他小伙伴都惊呆了_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擒七纵,彻底收复了南蛮人心,安定后方,从而使蜀汉可以全心全意备战北伐。

  二是“离间计”,让劲敌司马懿被魏国调离西凉并弃用,解除了蜀汉的心头大患。

  曹丕死后,司马懿从幕后走向前台,主动要求到雍凉二州前线训练军队,这令一向从容镇定的诸葛亮大为惊慌,他知道这才是自己的劲敌!有些失措的他当时第一念头是:先起兵讨伐之!

  试想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司马懿发挥军事实力的好机会?让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

  关键时刻,正是马谡献上了离间计:利用曹睿怀疑猜忌司马懿的心理,密遣人员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谋反流言,伪造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让曹睿见之大惊失色,在群臣建议下,将司马懿调离西凉,解除兵权,也同时解除了蜀汉的燃眉之急,为筹备北伐争取了时间。

  实际上,对于北伐,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持悲观和反对态度,认为此举徒劳无功,以弱蜀伐强魏,其实是在逆天而行,除了空耗蜀汉国力,别无益处。

  这种论调,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但不包括马谡。

  事实上,马谡是极力推崇北伐的,其认为魏国太强,不伐不行。

  若不伐魏,蜀汉便是坐以待毙。

  这观点与诸葛亮不谋而合,所以他将马谡引为知己,委以重任。

  幸运的是,这次他赌对了。

  候在一旁的杨仪见状,纳闷道:“马谡打了胜仗,此乃好事,丞相为何不喜反悲?”

  诸葛亮将自己几乎失控的情绪收敛住,面无表情地看了杨仪一眼,心下暗叹。

  此子,可真就连基本的察言观色能力都没有……难怪常被魏延拿刀怼到痛哭流涕。

  本相这是悲?

  这是喜悦的泪水啊!

  算了算了,大喜的日子……诸葛亮并没有就自己“是悲还是喜”的问题与杨仪多说,而是将战报推了过去。

  杨仪拿起战报,从头至尾仔细阅过后,当场目瞪口呆。

  此前,他只知道马谡在街亭大胜,并不知其中细节。

  现在知道了。

  确实是大胜,未死一兵一卒的大胜!

  马谡居然如此能打?

  简直是孙膑在世,吴起再生。

  为何之前大家都没有发现他这么能打?

  据战报所说,马谡先是分兵两路,一屯山上,一守要道。马谡屯山之兵在前,王平守道之兵在后,双方互为犄角。

  此举,令魏军不能绕过街亭去攻击后方王平的部队。

  接下来,马谡发动士兵,在山顶挖掘天池蓄水,又伐尽南山之木。

  蓄水是防止魏军断了汲水之道,伐木是防止魏军放火烧山。

  这三步安排下来,马谡已然是立于不败之地。

  但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扎营山上后,马谡每日使兵士朝山下魏军发起骂战,激怒魏军来攻山。

  为了激怒魏军,兵士所骂之言语……要多难听就有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