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发往华洲的绿皮列车_重返199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条履带源源不断的向外运输一箱箱的成品饮料,车间产能单日正式突破两百万瓶。

  虽是深秋,车间里的温度迟迟不下。

  老罐头厂的厂房建设的很简陋,或许当时为了节省成本,把砖料和沙子换了很多麦草进去,太阳一照,就像是一块吸热板,把温度通通吸收进了车间里。

  之前产量没那么大,工人尚且吃得消。现在突然之间增加那么大的体量,工人们忙碌的不可开交,热的是大汗淋漓,工作服都湿透了,恨不得能拧出水来。

  江洋见状如此,立刻吩咐徐志高道:“在车间里安装空调,十个解决不了问题,就来一百个。”

  随后便联系到了白承恩,直接要了一百台空调,全部是最大功率的那种,立式的四十台,挂壁式的六十台,考虑到公司所剩的现金不多了,江洋一分钱都没有付给白承恩,只是轻飘飘的留下记账两个字。

  毕竟自己帮魏家合作着家电的生意,谋点私利也在情理之中。

  况且,这笔钱他又不是不给,晚一些给而已。

  从江洋说了要给车间里安装空调,一直到所有的空调安装完毕,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功夫。

  上午工人们还在遭受闷热的煎熬,下午来上班的时候,整个车间里已经吹满了冷风。

  工人们纷纷表示老板是个实在人,说到做到,从不吹牛和拖沓。

  旭日集团的试运营订单下来了,第一批要货20万箱,全部都是气泡饮料。

  按照一箱24瓶的规格,就是480万瓶饮料。

  江洋在办公室认真核算了成本,气泡饮料要比冷饮的成本高上一些。

  500ml饮料按照1毛钱来算,瓶胚5分钱一个,盖子1分,标签、人工、水电、机械损耗等杂项算5分,总共成本大概在2毛1分钱一瓶。

  由于发往旭日的货物,运费由他们来承担,所以江洋无需考虑运输的成本。

  跟旭日集团签订的合同是5毛钱供货,也就是说,这笔订单里,每瓶就是将近3毛钱的利润。

  480万瓶,利润大概在140多万。

  江洋很清楚的知道,这只是旭日集团的试运营阶段。一旦他们的连锁店卖的好,那么接下来的订单不仅会加大,而且会源源不断的朝这边订货。

  这也是江洋为什么如此看重产品质量的原因之一。

  按照跟旭日集团的合同,付款方式为4/4/3的模式。

  批次付款,四成订金,发货前付四成,这批货到了,验收后再付清尾款。

  也就是说,这140万要分成至少十几次才能全部到公司的账户上,原因在于20万箱的饮料,要分成很多次的运输。

  对于这一点,江洋并不是很在意。

  钱早几天晚几天到,对于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

  并且这种付款方式很合理,这种条件约束下的合作,反而能让双方更加持久。

  旭日商贸的订单加上现在冷饮厂本身的订单,收益就显得相当可观了。

  从李燕统计出的财务报表来看,单日均收正式突破五十万。

  江洋看后并没给出任何反应,只是淡淡的看向窗外。

  他知道,唐人冷饮厂真正的发力期还没有到。

  但是……

  很快就要到了。

  刘芳坐火车连夜去了华洲市,身边仅带了一个新招进来的女销售员,名叫周丹。

  她跟销售部的精英们商量过这件事,但大家都不愿意离开石山县这个熟悉的地方。

  这里的人熟悉,业务熟悉,渠道熟悉。

  每个月有大把的业绩赚,大把的钱拿。

  他们都在议论,刘芳好傻。

  放着辛辛苦苦跑出来的渠道不管,跑到华洲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并且那里的人对产品一无所知,想卖产品简直比登天还难。冒然离开,自己建立的渠道早晚被别人挖走,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刘芳没有理会他们,也没有劝说,更没有用权力逼迫他们。

  带上唯一一个看起来有些傻乎乎的周丹,两个女人就这么登上了绿皮火车。

  48元的硬座火车票,几袋方便面,带着公司的使命,朝着一座陌生的城市奔赴而去。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