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第 36 章_快穿女主安之若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书了。自从他的大名在镇上传开以后,众人对沂源山猎户的看法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他数典忘祖,竟然把长子舍给了老丈人,如何能对得起老方家的列祖列宗。也有人觉得他做事宽厚,待家人极好,愿意让自家儿子给老丈人继承香火。待李屠户百年以后,有人为他打幡摔盆。

  再说了,他也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只不过是让三个里头的其中一个跟着老丈人姓李而已,又不会断了自家的香火。

  话题回到李立正身上,自从家里有了余钱,便决定好好培养他,让他在学堂跟着夫子读书写字。不求他读书成才,考取功名,只希望他不要跟他爹娘爷奶一样,一辈子做个大字不识的真眼瞎。知事明理即可。

  当然,这也是方立安跟家里提出来的,不然一家子都是做力气活的,哪个能想起来送孩子去读书认字?

  尤其是古人最是讲究子承父业,如果她不提,大弟八成就要继承李屠户的家业,做个杀猪匠了。

  不是说杀猪匠不好,只是希望家里在有这个条件的情况下,好好培养他,帮他开拓眼界,让他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罢了。更何况,士农工商,世人最敬重的就是读书人。

  书读好了,以后想干什么不行?

  喜欢杀猪,可以回来继承猪肉铺。不喜欢杀猪,做个帮人写信的书生也不错。

  二闺女方立彩排行老三,比方立安小了八岁,性子活跳。从小就对杀猪匠这门行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李宝花二代是也。

  她娘发现后,一味地拘着她学绣花,结果十根手指差点就被戳烂了。最后还是李宝花心疼不过,才不再逼着她做针线活,只是不许她再碰家里的杀猪刀。

  李屠户和李赵氏心里酸的不行,还以为闺女是怨他们老两口。

  好在李宝花跟他们耐心解释道:“爹、娘,女儿不是怨你们,你们对女儿有多好,女儿心里自然是明白的。只是这么些年下来,我也算是瞧明白了。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运气这么好,能碰上大勇这样的好男人的。你们自己说,活了大半辈子,你们见过几个?”

  老两口被李宝花问的哑口无言,确实,像方大勇这样的,整个全福镇也就只能找到他一个。

  李宝花继续解释:“彩儿的情况跟我不一样,我是家里的独苗苗,如果自身立不住,又没个兄弟姐妹帮衬,以后谁也指望不上。但是彩儿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不需要再去吃我当年吃过的苦。让她好好学学女红,到了年纪找个稳妥的人嫁了就行了。你们说是不是?”

  老两口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就凭家里现在这个条件,好好给彩儿攒份丰厚的嫁妆就行了,没必要让孩子学那些腌臜活计。他们当年也是逼不得已才让宝花学的杀猪。

  因为这事,方立彩闷闷不乐了许久。直到方立安回来后知道了,才劝她娘别把彩儿管的太严。她既喜欢,让她去做好了。

  毕竟千金难买我愿意,对不?

  再说了,他们全福镇是个小地方,对女儿家杀猪接受不能。但是宁京城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家,就喜欢这种女娃子。

  为了证明这个,她还专门把一大家子接去宁京城参观了一段时间,让大家开开眼界,不要总盯着全福镇那一亩三分地看。

  实在不放心的话,彩儿以后的亲事包在她身上好了,绝对给她安安稳稳地嫁出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宝花心里松动了不少。大闺女是个靠谱的,她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她这个当娘的,当然也希望自家孩子过得开开心心,天天笑容满面。

  只不过方立安给方立彩立了规矩,每天花多少时间在杀猪上,就要花多少时间来识字,她以后每次回来都会检查。

  方立彩欢欢喜喜地应下了,从此缠着外祖父学杀猪,让李屠户恍惚看到了幼年时的李宝花,心中充满干劲,扛起杀猪刀,仿佛还能再挥舞个二十年。

  请收藏:https://m.jing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